日本王牌检察官因作伪证被逮捕
(2010-10-20 07:38:29)
标签:
日本检察官伪证逮捕杂谈 |
分类: 法律杂谈 |
博主按:刑事诉讼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伪证。谁都知道作伪证是犯罪行为,但人都有自利和侥幸的心理,是故伪证还是不免。日本检察官的伪证被发现,是因科技还原了真相。所以,律师在办案过程中,首先是自己不能做伪证,其次对侦查机关的证据有疑问的,要质疑其是否伪证。侦查机关经常主观办案,先勾勒案情,再找证据印证,这种“请君入瓮”的做法,违反规律,很容易导致伪证。须知,案情是千变万化的,必须以客观证据来证实,而不能主观臆断。
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大阪特搜部却因涉嫌制造伪证、包庇,“王牌检察官”前田恒彦、前正副部长先后被捕。特搜部办理的案子如贿赂、不当交易等多为“密室犯罪”,物证少,取证难。因此特搜部的主要办案手法是,根据已知信息勾勒出基本案情,再根据勾勒出的案情进行入室搜查等取证活动,推进案情发展。
前田检察官办理非法使用残障者邮政制度案中隐灭证据。“凛之会”2004年开始利用伪造的残障团体证明书,使用邮费优惠政策,大量发送企业广告。2009年4月,“凛之会”创办者涉嫌违反邮政法,被大阪地检特搜部逮捕。检察官搜查时,获得了伪造证明书时所使用的软盘,但是证明书的文档最后更新时间为2004年6月1日凌晨,与检方构想案情相矛盾。前田遂在个人电脑上利用软件将虚假证明书文档的最后更新时间,根据检方设想的案情修改为2004年6月8日。
后《朝日新闻》记者得到被篡改的软盘,并请数据安全公司进行了分析,确认数据在2009年7月被修改。最高检察院获悉篡改数据后,即逮捕前田。前田刚被捕时,否认故意修改文件,但最高检认为“主观故意明显”。大阪特搜部正副部长涉嫌故意包庇,亦被逮捕。日本副总检察长称,检察官篡改证据,彻底颠覆了国民的信任,无法容忍。
《朝日新闻》的该案系列报道,被日本新闻协会评为2010年度协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