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说来,道路交叉以T型路、r型路或十字路为常见。但是在户县地区却看到另类的道路交叉形式,户县人称之为六岔路口。
六岔路是户县人的首创,我先后到过贵州、重庆、四川、山东、山西等省份,在那些地方我没有看到六岔路这种道路交叉形式。虽然我不敢以偏概全,但就我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六岔路还真是户县人的创举。之所以在户县地区能产生这种六岔路交叉形式,功劳应该记给一个人,这个人不是旁人,他就是户县曾经的县委书记苏耀先。
提起苏耀先,一些上了年纪的户县人几乎尽人皆知,也几乎众人夸奖,说他就是户县的焦裕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户县的道路交通极为不发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耀先在户县任县委书记。上任伊始,他曾骑一辆破旧自行车在县域内实地考察,在广泛采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出了九纵八横的战略构想。即以户县钟楼为轴心,分别向东西辐射九条经线;向南北辐射八条纬线。路网化、园田化的格局就此形成。因为有了九纵八横的路网格局,所以才有了如六岔路这样的道路交叉形式。由于六岔路位于东西南北七号路的交汇处,外加一个余沣路,所以构架起了交通枢纽。要想富,先修路。以六岔路口为例,畅通的交通环境,在给这一带百姓带来便捷的出行之外,也带动了一方经济。六岔路转盘的四周商铺云集,生意兴旺。
六岔路是户县的创举、户县人的骄傲、户县县域内重要的交通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