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六个舅舅,二舅以老实憨厚、勤劳善良、坚守孝道而立命。民间有谚曰;“皇上爱长子,百姓爱小儿”。二舅作为次子,却备受外公和外婆的宠爱,而且宠爱有加。二舅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双全。意为“文武双全”。但是二舅却违背了长辈的意愿。在他该上学的时候,每次都是由外公和外婆“押”着去。然后又以各种理由逃学。可以这样说吧,二舅愣是没上几天学,然后理所当然的回了农业社,当了一名光荣的农业社社员。
二舅虽然不是块上学的好料,但他有吃苦耐劳的优点。当时外公和外婆年事已高,且丧失劳动能力,因而在家里他义不容辞的担当起顶梁柱的角色。家里诸如担水、劈柴,喂牲口之类繁重的活计,他争先恐后。就连做饭、洗锅、涮碗之类琐碎的事他也常常替外婆分担。
二舅在生产队里的表现则更为出色。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好劳力。插秧、播种、耕地、扬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再加上他少言寡语,对生队长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因而深得其赏识。人说吃亏是福,二舅的吃苦耐劳为他赢得极好的声誉。队里一位美貌的姑娘,暗恋上了二舅,且冲破家庭阻力,毅然决然的嫁给二舅,作了我的二舅娘。关于这门婚事,不但二舅娘的娘家人极力反对,就连左邻右舍都感到不解,说啥的都有。什么“好花插在牛粪上”、什么“一苗白菜让猪给拱了”等等。但议论归议论,二舅和二舅娘还是喜结良缘。
吃一口黄连吃一口糖,二舅娶了二舅娘。
二舅的第二大优点,表现在他的诚实。大锅饭的年代,二舅因为诚实而受益。二舅有一个信条,就是宁肯饿死,也不投机钻营。生产队里大凡看护麦场、管护秋庄稼之类省力省心的活,队长都派给了他。以至于有人嫉妒说:“双全这人人缘好,连生产队长都偏向他。”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与二舅同龄的人大都蠢蠢欲动,开始发家致富。其中也不乏坑蒙拐骗之流。但二舅依然坚守他诚实的信条。他农忙时种地,农闲时靠给别人打临工挣点辛苦钱,用以养家糊口。因而他家的日子捉襟见肘、每况愈下。对此有人不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就住在山上,何不偷伐木材,快速致富。但都被二舅婉言拒绝。又是多少年过去。二舅的诚信,为他赢来良好的机遇。村子里缺护林员,林业局的干部,指名道姓要二舅当护林员,这可是让许多上了年纪的山里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在家门口干公事。
诚实守信几十年,二舅当了护林员。
二舅的第三大优点,表现在他的孝道。在孝敬外公、外婆方面,二舅做到了尽善尽美。他从来没跟外公、外婆顶过嘴,对他们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有好吃好喝的,他首先给了外公、外婆。外公病了,他可以步行十多里,背上外公去看病,连过路人都为之感动。外婆卧病不起,熬汤、煎药、端屎、倒尿之类繁重的活计,他大包大揽、一人承担,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外婆病逝后,他负责了全部丧葬费,有人提议他和我其余五个舅舅平摊这笔费用,他不予理睬。外婆出殡那天,为了表彰他孝敬老人的事迹,村干部亲手为他披红挂花、赠牌授匾,号召全村人向他学习。
孝敬老人数十年,二舅捧回光荣匾。
二舅,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虽然没有如外公外婆所期待的那样“文武双全”,却做到了“忠孝双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