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鞋的变迁

(2011-10-17 21:29:07)
标签:

惠来

草鞋

山里人

皮鞋

黄胶鞋

杂谈

                 裹脚长,草鞋宽。

                 又保暖来又耐穿。

                 你问我是哪一位?

                 我是山里的庄稼汉。

    从我记事起,这首民谣就流行于我的家乡。是父辈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裹脚是用羊毛线编织而成。宽约20厘米,长度不限。草鞋使用山中的一种灌木的内皮凝成绳子。然后编织成鞋。夏天赤脚穿上草鞋既凉爽又舒服。冬天缠上裹脚穿上草鞋。整个冬天都不觉得冷。父亲的大半生都是在穿草鞋的日子里度过的。那时父亲是生产队长。他穿上草鞋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夺高产,他也穿上草鞋去城里开会。父亲以穿自己做的草鞋而自豪。

    上世纪80年代初,山里人进城的次数明显增加。草鞋作为最原始的鞋类,自然受到历史的冲击。还在较早一些时候,山里人就意识到裹脚草鞋的寒碜。这得从他们遭遇城里人的冷遇说起。只要看到他们的这身装束,尤其是他们的裹脚草鞋,便视他们为外星来客。只观得他们不好意思才肯作罢。最难堪的莫过于多年以来困扰他们的住旅馆。服务员想象着山里人的裹脚内一定裹着一双常年不洗的脏兮兮的脚。即使勉强答应。也不忘叮嘱一句,晚上可别忘了洗脚。就这样连续几次进城,接连几次碰壁,一连几次被人围观嘲笑。至此,山里人逐渐意识到了裹脚草鞋的不合时宜。于是开始考虑更新换代。

    一种军地两用、防水防滑的黄胶鞋便成了更新换代的最佳选择。山里人毫不犹豫地买回黄胶鞋,毅然决然的解下裹脚、脱下草鞋。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信心百倍的在山路上行走、在田野里耕作、或者去城里探亲购物。当他们和城里人走在一起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时代在进步。一位能编山歌的大叔居然给那首描写裹脚草鞋的民谣改了词;

                   黄胶鞋,软绵绵。

                   又实惠来有耐穿。

                   你问我是哪一位?

                   我是山里的庄稼汉。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美好的事物总是接踵而来。不论黄胶鞋怎样耐穿,却很快被城里人的皮鞋大潮所冲击,引领这场变革的,自然是山里的年轻人。尽管皮鞋因为价格昂贵不被父辈们所接受。但通过谈们和城里人的频繁急哦王,使得他们对皮鞋这一新的型鞋类宠爱有加。他们穿上皮鞋去城里探亲访友、到城里务工经商、甚至在城里送煤气送水扫大街也一律西服革履。皮鞋成了这些年轻人生活的必需品。逢年过节,这些个在城里打工的青年,穿上自己心爱的皮鞋回到家乡,他们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说服他们的父辈,说皮鞋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现身说法,父辈们逐渐改变了‘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保守观念。开始接受皮鞋这一新兴事物。如今,父辈们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进城游玩,都一律穿上皮鞋。黄胶鞋让皮鞋代替。

    从草鞋到黄胶鞋,再到皮鞋。山里人随着时代的进步一路走来。甩掉了束缚、告别了陈旧、走出了豪迈。写的变迁,成为一部浓缩了的山里的发展史。某日,突发兴致,竟也给前面两首描写写的民谣改了词。

                    巡洋舰,亮闪闪。

                    又漂亮来又美观。

                    你问我是哪一位?

                    我是山里的庄稼汉。

 

 

(备注:本文曾于2007年获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华夏杯’征文三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见包公
后一篇:二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