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096
(2018-09-11 16:38:19)卷六|景|003
【6.11】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鸟径缘崖,涉水于草莽之间。数四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间,兰菊艺之。霜月春风,日有余思。临水时种桃梅,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酿村酒而饮之。案有诗书、庄周、太玄、楚辞、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往来穷谷大川。听水流,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
【注释】薪水:打柴取水。太玄:西汉扬雄《太玄经》。黄庭:相传老子所著《黄庭经》。阴符:相传黄帝所著《阴符经》。楞严、圆觉:即佛教经典《楞严经》与《圆觉经》。
 
【译文】高高的松树,怪异的石头,距离村落不下一二十里路远。小路沿着山崖蜿蜒,涉水在山野林莽中间。为数不多的两三家彼此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笆茅草屋,燕子落在中间,栽种兰花菊花。冬月里刮起暖风,每天都有想不完的事。春雨将来时栽种桃梅,孩子和男女仆人都穿着短衫布衣。打柴取水,饮自家酿的土酒。案上有《诗》、《书》、《庄子》、《太玄经》、《楚辞》、《黄庭》、《阴符》、《楞严经》、《圆觉经》数十卷书籍。拄着蒺藜木杖穿着木鞋,来往于深山大河中。听水声,看激流,观潭水,走过危桥,坐在茂盛树下,探寻幽深的山谷,攀上高高的山峰,这不是很让人高兴吗!
 
【评点】缘鸟径,探幽壑,这里又是一座桃花源。鸡犬之声相闻,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衫,打柴取水,自酿土酒,杂读闲书,时种兰菊桃梅,也自是无比快意之事。 
【6.12】天气晴朗,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饮之,半醉半醒。携僧上雨花台,看长江一线风帆摇曳,钟山紫气掩映黄屋。景趣满前,应接不暇。 
【注释】雨花台:在今江苏南京。该地古时多寺庙,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落花如雨,故名。黄屋:指帝王宫殿。
 
【译文】天气晴朗,走出南郊的寺庙。买酒饮下,半醉半醒。与老和尚一起上雨花台,看长江如一线风帆来回摇曳,钟山上的云气掩映着庙宇的黄顶。有趣的景色涌在眼前,令人应接不暇。
 
【评点】登临远眺,只见长江如带,江上船来舟往风帆摇曳,俯瞰钟山之麓旧朝宫阙烟雾缭绕。这种美丽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6.13】净扫一室,用博山炉爇沉水香。香烟缕缕,直透心窍,最令人精神凝聚。
 【注释】博山炉:古香炉名。爇(ruò):烧。沉水香:沉香木,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故名。
  
【译文】扫净一室,用博山的茶炉烧沉水香。香烟缕缕,直透心扉,最让人精神集中。 
【评点】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沉香不只是木头,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保持内心的深沉与芳香。 
【6.14】每登高丘,步邃谷,延留燕坐,见悬崖瀑布寿木垂萝,终日忘返。 
【注释】(bì)邃:神秘,幽深。 邃岑寂之处。
【译文】每次登上高山,走进深谷,停留下来,高兴地坐着,见到悬崖瀑布和古树藤萝,狭窄深远寂静的地方,一天到晚都不愿意回去。
 
【评点】观悬崖瀑布,寿木垂萝,不仅不觉其冷,还让人终日忘返。幽邃岑寂之处,往往有胜景存焉。
【6.15】每遇胜日有好怀,袖手吟古人诗足矣。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己物。
 
【译文】每次遇到好日子就有了情怀,抄起手吟诵古人的诗就够了。山青水秀,到眼中即可舒展地长啸,何必要呆在古人的篱笆下,然后才学会写自己的诗呢?
 
【评点】对山对水,有诗则诗,有歌则歌,有啸则啸,只要情怀得抒,胸臆有放,便是好事,便能成诗成文。
							
		前一篇:《小窗幽记》|095
										后一篇:《小窗幽记》|09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