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瑜伽,生命的灯塔 

(2014-08-29 16:13:13)
标签:

凭海听风

教育

健康

瑜伽,生命的灯塔

    每天用1个小时练瑜伽,另外23个小时用一颗瑜伽的心享受平衡快乐的生活。

    为什么人在迷路的时候会着急,因为不知道何去何从。瑜伽对我来说相当于生命的GPS,有了它,生活便有了指引。

    瑜伽通过对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来实现和平与和谐的精神之道。普通情况下,我们的情绪通常是波动和跳动的状态;受到日常杂事的打扰和分散的状态;从分散到麻木的状态。这三种状态使我们身心不能很好地集中、统一,从而无法有效地处理反映到大脑中大量的、繁杂的信息。通过各种瑜伽的练习,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训练自己的专注力。而保持平和完整的精神状态则将使我们容易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然后有能力更加全面客观地应对活。这就是瑜伽要达到的状态。

    当我们保持注意力集中,将能够更容易地观照到自己内在的状态,进而正确地理解自己,同时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别人,可以更清晰地体察世界,并充满感恩与包容之情。当我们能够对自己作出更为正确与客观的评价之后,便会减少报怨,也不太容易对别人及生活环境感到不满。

    在印度文化中,“内观”的概念随处可见,即向内观照内心、省思自性。中国古代经典《论语》里也有类似教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每天习练瑜伽,其实就是进行一场身与心的对话;然后在余下的时间里,时常反观,留意自己的身心是否相应、言行是否统一。如此修习所带来的结果——内心的安宁祥和以及身体的健康活力,会让我们自然获得一种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并且懂得去享受生命的美好。

    瑜伽体位法里有一个姿势叫做“树式”,瑜伽体位为什么要模仿树的姿态呢?是因为大树向下扎根于大地,联接着承载与包容;向上沟通着天空,联接着广袤与空灵。而树本身的干、枝与叶,则自由伸展于中间这个大的空间里,优雅从容、随遇而安。练习树式时,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像大树那样顶天立地,胸怀宽广、谦卑坚韧,独立于人世间,时常感恩大地天空的抚育、感恩阳光雨露的滋养。

    清晨清净的空气是滋养生命的能源。当我们行禅时,可以吸纳到这份能源,它会使我们的身心感到更加强壮。我不只一次听大家说,行禅是特别美好的时刻,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走,身心相依相伴,似乎有一种安宁幸福的力量。

    在一个人的身上,仁、义、礼、智、信是全部俱足的,只不过因为长期受到外界干扰,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从而失去方向感和安全感。瑜伽可以让人完全静下来,有时间与精力来倾听自己的内心,如此便不会再被恐惧所控制,自然会生发出一种源自内在的从容与笃定,于是便能长养出足够的智慧去选择与安排,尽人事、安天命,随顺无争。

    所以,请将忙碌的脚步稍微停一停,慢一点,哪怕只给自己5分钟、10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观察身心,以各种方式让身心和谐放松,日久功深,必然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树式

步骤:

1.山式站立。

2.收左腿将左脚抵右腿内侧,脚跟尽量抵住大腿根部。

3.双手合十于胸前,吸气,双臂上举,目视前方一点,保持稳定;呼气,放下手臂,还原站立。

要点:髋部放正,脊柱放松自然伸展,不要耸肩。

功效:强化身体平衡感,改善体态,加强腿、背、胸部肌肉。http://mmbiz.qpic.cn/mmbiz/8eybkZQRQPx5Ricu4kicfDyA5p3yP9kQ427e6wcPHvRz77o8icqibzJ5cROQYODGMwxQkETVZ6lRiaEYZpG6xZuNDBw/0" TITLE="瑜伽,生命的灯塔 " />

2、行禅式

步骤:

1.以山式站立开始。

2.两腿分开同肩宽,膝盖微曲,臀部收紧,脚趾和膝盖在同一个方向。

3.将重心先转移到左侧身体,一边吸气,一边上举双臂、抬高右腿,呼气时放下。然后换另一侧。

4.尽量缓慢均匀呼吸,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对身体状态的警觉。连续做10次。

5.完成后回到山式站立。

6.呼气时屈体向前,膝盖微弯,前胸贴近大腿,头颈手臂自然下垂。放松一会儿后随吸气慢慢起身,回到直立。

    要点:呼吸和动作的节奏应尽量一致。吸气的时间有多长,手臂和腿就抬多高;反之,呼气时亦然。尽量保持呼吸的均匀、缓慢、深长。

功效:调整呼吸的节奏,和谐身心,安抚神经,加强腰腿力量。

凭海听风瑜伽培训欢迎你的加入,有一个好的身体,更有一份好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