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观潮赋并序
(2025-10-19 12:17:02)浙江观潮赋并序
三余草堂/文
钱塘大潮,天下奇观。月晕效应,引力使然。地理环境,扼涛推渊。肚大瓶颈,进退受牵。浪叠千尺,水幕惊险。八月最迈,声震瑶天。龙王震怒,海神变脸。天纲渤澥,巍磊桀潵。长波涾隘,推海倒山。前浪后叠,洪涛漫卷。缒礐濆沦,唬噏百川。潮头推涌,声威强悍。一路狂飙,骇目惊颜。卷风朴雪,怒涛裂岸。悻悻来去,愤泻流连。龙吟虎啸,天鼓震撼。汹涌澎湃,
排闥风烟。季节悸动
,时空周旋。纵横捭阖,啸傲瀛寰。含形内虚,状危势险。载誉中外,诡异奇观。缥缈群仙,天堔枴匿。旅游观光,注意安全。
大野;遹风吹沙兮,巨浪漫瀚(9)沓沱而出滂濊。妙机暗藏兮,威震山岳而撼瑶台。渺弥汗漫(14)兮,漭泱擢施于自豪汰。天渊无极兮,纵放狂涛而惊浩宇;地轮回转兮,濆沦(10)堆砌而裂隔界。泛漾飘摇而出海域兮,陆海艰危(7);烈风飚气而震雄涛兮,云天翯壒(8)。而其潆泓(6)弥漫兮,壮怀滟熠于长天;涣汗翻盤,浩气兢腾乎大野。彭濞滀漯(12)兮,闪盓沃(13)而湍汇;浮天载地兮,灏盈(16)激射乎天阙。滄浪绕渡,轻舟转行绎络而来;遹风吹沙兮,巨浪漫瀚(9)沓沱而泻。天渊遥应兮,震山岳而撼瑶台;妙奥暗藏兮,冲斗牛而吞烟舍。地轮回转兮,沸浪横斜而互乖。天中起涛,濆沦(10)堆砌于殊洒。汯汩(11)崩云,分地湝耍。彭濞滀漯(12)兮,擢漭泱于倾排;汗漫渺弥(14)兮,闪盓沃(13)而湍扯。硊磊(17)潭瀹(18)兮,浳泛(19)漾漭于云街。载地浮天兮,灏盈(16)激射乎泬若。
。2015,513
基本解释:
注:
1、瀴涬,大水貌。一曰混茫貌。又溟涬,自然气也。
2、澔:古同浩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气(盛大刚直之气)。
3、渤 ,渤水涌的样子。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元稹《有酒》
4、淯yù淯水〕今中国河南省白河的古称。亦作“育水”。古通“育”,生养:“天淯阳,无计量。”5、浺瀜chng
róng,亦作浺瀜水深广貌。《文选·木华》:“浺瀜沆瀁,渺弥湠漫。”李善注:“浺瀜沆瀁,深广之貌。”宋
王禹偁《合崖湫》诗:“合崖何嵌空,湫水何浺瀜。”宋 范成大《东山渡湖》诗:“渡船帆饱如张弓,倏忽世界寒浺瀜。”
6、潆泓(潆泓)、水回旋深广貌。 王闿运 《珍珠泉铭》序:"兹泉潆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7、遹,,回避也。——《说文》谋犹回遹。——《诗·小雅·小旻》
8、壒、ài 尘埃:“幽泥化轻壒。”
9、瀚漫、广大貌。 清 朱仕琇 《谿音序》:“所涉 黄河 长江 ,瀚漫汹涌,駴耳盪心。”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我在这瀚漫的草原上整整走了一天。”
10、濆沦 j lún。起伏急疾貌。水势浩瀚的样子。《初学记》卷一引 晋 李颙
《雷赋》:“骇气奔激,震响交扑,濆沦隐轔,崩腾磊落。”陶弘景《水仙赋》:“森漫八海,~~九河。”
11、汯汨、水势浩瀚貌。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淼漫八海,汯汨九河。”
12、彭濞péng bìㄆㄥ ㄅㄧ (1).云气蕴积貌。《淮南子·俶真训》:“譬若周云之蘢蓯辽巢彭濞而为雨。” 高诱
注:“辽巢彭濞,藴积貌也。” 滀漯、1.水集聚貌。
13、盘盓〔盘~〕水旋流,如“~~激而成窟。”
14、渺弥mio mí 1、亦作“ 渺弥
”。水流旷远貌。).汗漫、广大,漫无边际,渺茫不可知。。《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15、漭泱、广大貌。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之一:“浑沌自太古,漭泱开 吴 天。” 清 方文
《从黄俞邰借<宋遗民录>感旧》诗之一:“乾坤正漭泱,梨枣合重鐫。” 清 魏源 《湖北堤防议》:“盖 大江 出峡,至 江陵
始漭泱横恣。”
16、灏、水势无边际。通“浩”〖onrushing〗
又如:灏汗,灏瀚(水势广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众多的意思);灏茫(水阔大苍茫的样子)
17、“ 磊嵬 ”。亦作“磥硊”。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亦有轮囷磥硊,一枝百顷,万叶共阴。”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山横路似絶,径侧树如倾,蒙笼乍一啟,磥硊无暂平。”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分条布叶,轮囷磥硊。”
18、潭瀹: 1.水摇动貌。
19、浳泛,浳 yì 肥泽。 润。汎同---泛
fàn透出;冒出:脸上泛红|泛出一股香味。普遍;一般地:泛指|广泛。漂浮:泛舟|泛萍浮梗。水溢出:泛滥。
20、煊赫 、形容气势盛大。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不允》:“栖 越王 于 会稽 之巅,败 齐 师于 艾陵
之上。何等威势,何等煊赫。”
21、,音陝。水動貌。一曰水流漂疾之貌。《木華·海賦》泊柏而迆颺
22、罡风、道教谓高空之风。后亦泛指劲风。
23、漰湱水浪相激声。《文选·郭璞<江赋>》:“砅巖鼓作,漰湱澩灂。” 李善 注:“漰湱、澩灂,皆大波相激之声也。” 清
顾炎武 《和若士兄赋游黄歇山大风雨之作》:“烈风排山巔,奔涛怒漰湱。”
24、泶灂( 渭水的支流。zhu?)〕波浪相击声。
25/乖gui(1)(会意。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2)同本义,乖,戾也。《说文》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贾子道术》吾独乖刺而无当兮。
(25)灵越、对古 越 地之美称。《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荫牛宿以曜峯,托 灵越 以正基。" 吕向 注:"谓 灵越
者,言山海灵异所出也。"
雄笔绘潮魂,警语蕴深情
《浙江观潮赋并序》以磅礴笔力勾勒钱塘大潮的壮美,又以清醒视角融入人文关怀,既是一篇传承赋体精髓的佳作,也是一曲兼顾 “奇景”
与 “安全” 的现代咏叹。
一、文学特色:以雄奇笔墨塑大潮之魂 赋文在文学表达上尽显功力,从语言、意象到结构,层层递进构建出大潮的震撼质感。
1. 语言:古奥与磅礴兼具作者善用 “瀴涬”“彭濞滀漯” 等古雅水利术语,搭配 “龙王震怒”“天马行空”
等具象比喻,既保留了赋体的典雅厚重,又让 “浪叠千尺”“排山倒海” 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如
“风涛阵马兮,咆哮而来”“崩电奔雷兮,嘯嗷于乾坤远陌”,短短两句便将大潮的声与形凝于笔端,极具冲击力。
2. 意象:自然与神话交融文中大量融合自然意象与神话元素,“神龙兀立”“巨鲸曳水”
赋予大潮神性力量,“雪浪万顷”“紫浪升腾” 则还原其自然本真,二者交织让大潮既如 “天鼓震撼” 般威严,又似 “白虹走沙”
般灵动,打破了单纯写景的局限。
3. 结构:由景入理,层层升华开篇从 “月晕效应”“地理环境” 析大潮成因,再铺陈 “前浪后叠”“怒涛裂岸”
的动态,最后落脚于 “人潮海潮,两相互尊” 的哲思,脉络清晰且层层深入,让赋文不止于 “绘景”,更有 “悟理” 的深度。
此赋以雄健笔力绘钱塘大潮,古雅字词如 “瀴涬瑰伟”“彭濞滀漯”,衬出浪涌涛奔的磅礴,神话与自然意象交织更添奇幻。
难能可贵的是,它不只咏景,更反复叮嘱观潮安全,文末借潮喻时代潮流,融警示与哲思于壮景,是篇有温度、有深度的佳作。
前一篇:鹰赋北宋·吴淑
后一篇:对联第十讲:如何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