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国之福赋
(2025-03-14 12:20:38)独往之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举进士第一,授签书平海军判官厅公事。十五年代还,除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国,坐议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十一年,通判肇庆府,寻摄守南恩州。决滞讼,除橫敛,增学廪,邦人始有登科者。二十六年初召还引对,切陈岭南利病,高宗面授考功员外郎。其年八月卒,年四十八。公度工诗词,有文集十一卷、词一卷,并存。又著《汉书镌误》。见龚茂良《黄公行状》,林大鼐《黄公墓志铭》(并载《莆阳知稼翁文集》卷一二)。
独往之才:
[题解]本篇选自《莆阳知稼翁文集》卷一,又见《全宋文》第206册,卷四五七七。赋题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夫和戎狄,国之福也。”韵字原脱,今查各段押韵,可能以“和戎狄,增国之福也”为韵。
独往之才:
和戎国之福赋(解试)(韵字原缺)
上圣图治,远戎请和。民获安而不扰,国膺福以滋多。俯亲庶俗之情,信行蛮貊;诞保有邦之祜,时戢干戈。
尝闻帝王盛时,不无蛮夷猾夏。治失其术则咸尚诈力,御得其道则悉归陶冶。惟天子修盟讲好,德莫厚焉;俾戎人稽首称藩,国之福也。
莫不肤使交聘,丹诚远通。厚赐之子女玉帛,俾修其朝觐会同。用跬章而结好,无甲胄以兴戎。我无诈而尔无虞,遐陬内附;灾不生而祸不作,百顺来崇。
时其万国怀柔,四方澄寂。内不耸于边鄙,外靡攘于夷狄。措乃国于龟鼎,脱斯民于锋镝。良由礼招携而柔服,故得道建极而敷锡。揉兹荒裔,俾为不二之臣;介尔中邦,永保无疆之历。
大抵异域之情兮乍臣而乍叛,中国之治兮或替而或升。征之弗克者尚且闻于败衄,绝之弗通者犹未免于凭陵。曷若此无老师而耀武,无好战以矜能。下有方来之比,福如川至之增。所以事彼昆夷,果见周家之盛;会于戎子,因知晋室之兴。
彼有汤后征南,宜王伐北。或隆肇造之业,或启中兴之德。虽曰奉天而致讨,岂不蠹财而伤力?必也礼怀远裔,道交邻国。巩王业以永固,祐圣时于罔极。毡裘气暖,行观塞草之长;沙漠风清,坐见边烽之熄。
前古既远,后王不思。惟务力制,类非德绥。侯空号于定远,将徒劳于贰师。闭玉關而谢质者,不闻世祖;罢朱崖而切谏者,无复捐之。殊不知秦帝击胡,必底乱亡之患;武皇征虏,迄成虚耗之危?
上方敦厖泽以抚绥,冀狼心之辑睦。务使迩安而远至,蔑有兵穷而武黩。故勤勤然诚意以通和,骈臻百福。
前一篇:论王禹偁与孙何、谓的关系
后一篇:宁光林:白鹭苑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