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至者色泽洽赋北宋·刘弇
(2024-01-31 19:33:55)
德既能至,形斯有归,故兹色泽之洽,率由充实之辉。
根百善之大全,初忘物我;
畅四支之积美,罔汩脂韦。
窃原乐莫大于诚,人之生也直,厥有备善,是为至德。
苟本诸中扃者未始亏赘,则见之外貌者何烦藻饰。
立其大者,性命默尔以皆安;
人焉廋哉,色泽油然而可识。
外秉四重,中清五綦。
其中周旋,而盛亦已至;
其蓄刚健,而新从可知。
纯德发若,粹和在斯。
朝廷之上訚訚而侃侃,闺门之内愉愉而怡怡。
志意致修,居有润身之积;
英华外发,形为睟面之滋。
接物非特既其文,成己为能用其极。
如雾豹焉,泽彩于幽眇;
如山玉焉,扬辉于伏匿。
杜人伪之象恭,发天真之踵息。
默然而喻,始符通理之黄中;
即之也温,卒异鲜仁之令色。
诚以矜墦祭而归者,骄泰可贱;
取夏畦之病者,谄容孔艰。
又孰若藻德小言容之足,美身卑口耳之间。
穷而衡泌,则神王而气逸;
达而朱金,则心舒而体闲。
陋肮脏之元叔,体柔嘉于仲山。
观我朵颐,微羲《易》舍龟之躁;
赫如渥赭,得卫诗锡爵之颜。
有动之而斯远暴之明,无就之而不见畏之忽。
趋行奚事于舜禹,肝胆靡忧于楚越。
何假地文之示,自得天光之发。
所以养气而无是馁,嘉孟氏之醇醇;
乐内而何其臞,伟颜生之勃勃。
向若蒿目自累,火驰弗宁,窘劳倦不枯之貌,囿睢盱承豫之形。
槁项黄馘者既中已无主,曼肤骈肩者又愚而不灵。
遂使而非所知,徒惭表襮;
诩诩而相取下,举昧沉冥。
夫岂知彪外之君子不诬,践形之圣人可法。
盖泚颡而达面目者未免愧积,则养指而失肩背者良由智乏。
故曰德至同于初,色泽何从而不洽。
君欲图治,臣当志仁。
至矣斯言之告,博哉为利之均。
始陈温厚之辞,徐裨庶政;
终致休明之泽,广被烝民。
夫惟四海之广无穷,一人之临至寡。
谓为之法制虽系于君上,然物之宽恕实藉乎仁者。
优游亮直,来笃论于上聪;
普博渊深,洽湛恩于中夏。
诚以恻隐之德素备,憯怛之心内持。
一启沃尽蓼萧之泽,一赞襄皆行苇之慈。
祸贻无俟于后悔,罪苦靡容于横罹。
凡有说也,民皆利之。
观过斯知,方自立谈之顷;
成功则一,果周时措之宜。
膏泽于是下乎民,匹夫无不获其所。
方明己任之莫重,岂止悔亡而有序。
渊若达德,蔼如法语。
推陈贱踊,嘉晏子之告齐;
别白蹊田,美叔时之悟楚。
岂无厚貌,终身戚施;
岂无邪说,触涂诡随。
盖爱己甚笃,则爱物亦至;
而处情弥厚,则处人岂欺。
是必取布帛以兼暖,耻风波之数危。
虑既及此,言斯善其。
大人格君之非,初不劳于自反;
惠心尽物之愿,曾莫见于容私。
故夫物则能供其求,以民则皆受其赐。
济人何补于陋术,移粟何嗤于末利。
又孰若天回上听之默识,仆起积年之弊事。
已殊咸口,徒深转末之滕;
无取屯膏,终愧未光之施。
厥后俗既持薄,说非用情。
鄙矣啬夫之便捷,纷然战国之纵横。
膏唇拭舌,而何有理夺;
剥肤椎髓,而适资患生。
烦或胜简,伪斯夺诚。
利口覆乎邦家,悲闻班固;
伤人甚于矛戟,叹起荀卿。
异哉,守中无待于多言,寡信或生于轻诺。
盖世济其美者,由反君于道;
民受其弊者,亦逢君之恶。
故知仁人之言,其为利也博。
遗微公子玉韫东山,渊嘿兰泽。
结丹桂为华寝,制荃荷为缝掖。
蓺道术之嘉种,蒐德园之鲜食。
掇英荣于艺圃,铨朋游于虚寂。
从容卒岁,泊然自适者久矣。
一日乘春晴,驾华軨,历三川,瞰太清,出入关河,徜徉都城。
俛焉有倾,仰焉有营。
心动气变,怫郁纷纭。
若有所感,而中失其平。
于是拂衣整巾,旋辕动轮。
驰骛康庄,造乎高明丈人而问焉。
即席,丈人曰:「吾闻意态惄如者,饥于食也;
筋节乏弛者,劳于力也;
神夺气褫者,屈于理也;
肤革萎蕤者,伤于疾也;
精耗神散者,老而衰也;
吟秋赋雪者,感节物也;
蹙頞嚬眉者,怀忧危也。
此皆物触于外,志变于内,情动其中,发兴形容,故嗜好失常,而色理不类。
今公子胸腹便便,其中果然,养固丰矣;
曳裾垂佩,徊翔容与,靡有劳矣;
志大气刚,采色孔扬,无所屈其豪矣。
且食息平和,既安且宁;
凝脂点漆,又非颓龄。
姤粲粲之嘉时,咏诗礼于趋庭。
从事无独贤之劳,出疆无荷戈之征。
奉慈严以致养,合孺稚以乐生,无忧危之怀矣。
迟日逶迤,微风扇和,草木欣荣,渌水腾波,非感憀慄而伤迟暮之日矣。
然而公子色变意沮,颓然心醉。
若有羡而弗得,慨所慕之莫致。
何为而然乎?
敢闻其说」。
公子曰:「若丈人者,可谓见其一而知其二,视其表而得其里者也。
鄙心之私,信若所教。
方将濯尘垢于言泉,发矇瞆于辩囿。
辱问,敢不敬告。
仆投迹隐约,栖情素朴。
颂咏前修,寻研方策。
积腐草之微曜,映晛消之残白,盖亦有年矣。
生于清夷无事之日,睹芳时之屡更,曾未尝扬眉明目,视天日之佳丽;
解颜发齿,道物色之荣华。
前日脱屣下国,拭目神皋,览丰镐之作京,历成周之四郊。
其山则伊阙、轘辕,如墉如门。
底柱、大岯,折柳洪源。
嵩少维屏,峻极于天。
二崤辟关,三峰竦莲。
岐梁挟石,太一在前。
傍引九嵏,斜界甘泉。
包笼牛首,至于黄山。
其水则荥洛经其南,大河纬其后。
温液效其珍,郑白资其富。
泾渭灌于都中,伊瀍夹于左右。
其邑则都城言言,崇高九雉。
广路三条,通门十二。
九市鳞差,千闾栉比。
皇居在中,蔚然壮丽。
其宫则东有永安,西有未央,前有柏梁,后有建章。
桂宫、五柞,长乐、明光。
蓬莱、大明,兴庆、上阳。
嶪歙赩,千载相望。
琢双璧以抗门,饰威凤以表阙。
南端俯瞰于清泚,应门上切于胶轕。
云龙神虎,左陪右列。
金狄睨,仙茎条达。
神明耸台以突兀,井干飞楼而焕烂。
华清绣错于泉流,翠微绮结于山半。
属玉、飞廉之馆,平乐、上兰之观。
濯龙、芳林之囿,西园、上林之苑。
太液写景于溟渤,昆明拟迹于云汉。
列三岛以鼎峙,抗牛女而中判。
迎风、露寒、长杨、豫章之馆,三十有六,遍于圻甸。
金、张甲第,许、史之庐。
冠军宠赐,汾阳宴居。
中通永巷,跨坊兼闾。
绿野、金谷,裴、石所除。
华堂绮阁,文疏藻栌。
穷美极观,宸居是模。
嘉木成林,清流溢渠。
鸣禽驯兽,瞻聆可娱。
于是师尹常伯,三事大夫,金马、瀛洲之彦,兰台、丽正之儒,宴私夕退,禁省晨趋。
飞华缨于紫闼,交文驷于通衢。
五公族姓,七相华胄;
邠、宁、岐、薛之客,田、窦、阎、梁之友;
三选州郡之豪,五都货殖之后;
朱、剧、赵、张之伦,探丸剔鼓之丑;
贩脂粥脯之室,洒削马医之叟:靡不联骑鸣珂,介鸡走狗,捐百万以呼卢,轻千金而贳酒。
揽芬秀于宫蕊,荫葱茜于禁柳。
追物色以游衍,既目前之所有。
若夫鳞介隐伏,羽毛细微;
卉木生殖,无情无知,亦皆扬鬐鼓鬣,振迅羽仪。
含英发秀,方鹜乘时。
故王鲔萃于龙门,擘天波而奋飞;
谷莺迁于上林,占乔木之高枝。
蜂蝶翕集,拂箔穿帷;
燕雀来往,颉颃差池。
井梧凝露而载华,宫槐溯日而合舒。
长杨飞絮于天池,弱草成茵于金堤。
仆曾未尝蹑上林之轻尘,依觚棱之清影;
沐微和于暖律,承末光于丽景。
是莺鲔蜂蝶、燕雀槐柳之未若,又安可鄙马医之贱,而慕豪右世族之侈哉!
且难得而易失者,明时也;
既往而不再者,壮年也;
流逝迅激、曾不我与者,节物也。
芳华九十,忽焉云暮。
隙驹石火,未足喻其疾。
方强壮而遘盛明,不得极春游之欢虞,览上国之胜丽,与有生者欣发育而乐交泰。
是犹守糠秕于丰年,违大明于暗室,岂不戚欤。
此仆之所感而自怜者也,愿幸承教,无使久其病」。
丈人曰:「恶有此哉!
公子不以是为乐则已矣,如其乐之,何病之有?
且山川之胜,则融结于郊圻;
都城虽峻,而高门洞开;
宫阙之丽,焕乎天街。
名园甲第,罗列如棋。
天子弛园囿之禁,如周文之治岐。
虽刍荛雉兔,亦往焉而如归,况游览之佳士,复何虞于禁司?
彼裴石之林壑,固寓目其奚疑?
虽然,乏许生之胜具者,浪投迹于山水;
无廉卿之大嚼者,徒垂涎于屠门。
君子探奇索伟,必有轶越之器;
赏物览景,必有虞乐之事。
然后辽阔迥末,咸暨而无违;
美情写兴,适极耳目之好,而不负所值遇。
公子之蓄积,谅既美矣,予特未之闻也,试言其概」。
公子曰:「何谓也」?
丈人曰:「园客之丝,独茧飞绪。
修纤缟洁,绎之无颣。
吴蜀之工,经理色素。
搴茜叶于夕烟,撷朱华于朝露。
丹之青之,式改其故。
如漆如金,玄黄间错。
翻新骋工,以织以组。
绮锦繁致,绫纨修姱。
绡縠虚匀,罗纹交布。
缛若文贝,轻如流露。
素手运刀,明眸审度。
引以南金之针,纴以冰蚕之缕。
旋员应规,直方中矩。
温凊之适,与时无迕。
此服饰之美也,公子有之乎」?
曰:「蜉蝣楚楚,风人所刺,则不敢为;
奢俭之间,称时之制,亦有之矣」。
丈人曰:「西山之檀,产于厓石,本支硕大,有樛有直。
根联络于礧砢,梢凌摩于岞崿。
夏则畏日火云,照射爆烁,融熬脂液;
冬则霜风戛击,条披枝折,积雪层冰,下冱其侧。
缜理而坚,与石同色。
于是使奚仲操式,轮扁运斤。
因直为辕,合曲成轮。
浮沈应准,轻重符钧。
服以代北之骝,骖以渥洼之骃。
王良秉辔,纤阿执鞭。
驶如流水,轻不动尘。
此陆游之具也,公子有之乎」?
曰:「美泽可鉴,见讥前史,敢不为戒。
柴车款段,致远之备,亦有之矣」。
丈人曰:「江湖之间,地极东南。
其土涂泥,疏而不。
其气多阳,虽冬寡寒。
南风无时,四节常暄。
清泉漱石,淡泊潺湲。
是生良材,厥名木兰。
理疏而柔,轻而善浮。
在水益坚,可以为舟。
公输之徒,剪落条枝;
以剔以刳,使其中虚。
参四载于神禹,稽涣象于庖牺。
缭以青琐,覆以筠庐。
鱼文鹢首,龙鳞陆离。
剡菌桂以为楫,纫贝锦以为维。
凌文波而荡瀁,若鸥鹭之虚徐。
此川游之具也,公子有之乎」?
曰:「通达之道,水泉处其半。
舟楫不备,行路斯难。
刳剡之器,亦有之矣」。
丈人曰:「邹峄之阳,泗水之阴,猗梧特生,擢秀百寻。
温淳清越,乐磬之石,负抱而孕育,玲琅而激冽。
鸣泉之响,潆洄而浸淫。
资所感于朝夕,含太和之雅音。
披剪孙枝,为瑟为琴。
固以醇漆,弦以檿丝。
轸以玉珥,徽以兼金。
播兰雪之绝唱,咏薰凯于棘心。
息亏成之奇辨,役赏悟于高深。
渊鱼鼓舞而出没,六马仰秣而沉吟。
此声乐之美也,公子有之乎」?
曰:「君子无故,琴瑟不去。
仆虽不美,敢不从事?
丝桐之器,亦有之矣」。
丈人曰:「会稽之楮,业结杳冥。
碧叶蒙笼,瑶珂枝撑。
露沆瀣,朝以渗漉。
云腴烟素,触而宵凝。
剡川之湄,蜿蜿垂藤。
纤根旁引,络莫棱层。
紫梢高骧,凌霄上腾。
剔轻肤之柔素,和寒液之清澄。
密若茧致,洁于层冰。
腻比凝脂,匀如垂缯。
蜀麻腐脆而未工,简策滓滞而非朋。
代截裂于边幅,便舒卷于纤縢。
中山之兔,栗林之鼠。
褐毛紫颖,修髯劲尾。
剔以象栉,齐以霜匕。
沐以兰汤,缠以缯纸。
束员筠以就握,运烟胶于秋水。
挥洒纵横,淋漓披靡。
既小大以成体,又惬心以顺指。
上党之松,其寿千年。
凌厉霜霰,枝目挛拳。
爨化石之赤心,飞脩突之珠烟。
代郡之兽,骍质素斑。
卧石饮冰,便险能寒。
结幽朔之劲厉,戴双觡之石坚。
液铦端之流膏,就芳煤之脩员。
发华采于毫素,饰文辞于简编。
良玉推其缜栗,醇漆惭其未玄。
漳河之湄,齐魏故都。
冰井旧物,铜雀之馀。
翡翠颜色,鸳鸯规模。
人世非兮,川河未改;
栋宇倾兮,堙沦路隅。
霜鸿千度过,烟草几番枯。
邈岁月之淹久,饱泉壤之沾濡。
或仅存于圭角,时见获于犁锄。
含精耀黑,不顽不稃。
肖员方于圭璧,角温润于珣玗。
若夫惬赏遇之心,觏物象之胜,激涌泉之藻思,感凌云之逸兴。
写雕章于长谣,述妍辞于流咏。
维此四物,无一则病。
公子亦有之乎」?
曰:「登高能赋,昔人所善。
虽匪大夫,敢不强勉?
文室之美,备之久矣」。
丈人曰:「檿楮如锦,生于荆山;
丰末之角,产彼幽蓟。
三均六良,往来有体。
董泽之丛,东南之美。
金镞石砮,雕鹗翎羽。
和氏骋巧,工倕运伎。
檠合矫杀,以为弧矢。
鸣镝朱弦,鱼服象弭。
激若奔星,张如流水。
射远则超忽,中深则披靡。
春气微和,可以张弛。
贯杨叶于脩埒,破采侯于高畤。
仰虚落于孤鸿,傍得俊于双雉。
侑宾俎之甘鲜,启瓠犀之皓齿。
公子有之乎」?
曰:「桑弧蓬矢,赤子之训。
依仁游艺,前圣所传。
仆无负薪之忧,宁敢有缺于斯器」?
丈人曰:「良金之壶,脩径有度。
矢以柘棘,物因其故。
制之用扶,堂室异数。
侑以狸首之乐,节以鲁薛之鼓。
既庆马而告贤,斯有惩于不武。
可以肄礼于燕射,可以侑乐于宾主。
公子有之乎」?
曰:「文物之制,戴经所记,祭遵军中,犹用不废。
哨枉之具,亦有之矣」。
丈人曰:「袅袅之矰,加以繁弱。
一蚕所吐,联以为缴。
凌虚缈于游丝,乘风轻于遗箨。
生于荆山,绵绵丝绪。
屈芒针以为钩,屑芳桂以为饵。
规轻轮于盈魄,式卷舒于弱缕。
蒲苴得之,以联鸿鹄;
詹何习之,以制鳣鲔。
下逸翮于高云,出潜鳞于渊水。
乍应响以星陨,或翻波而锦綷。
既俯仰而有观,亦殊甘而擅旨。
公子有之乎」?
曰:「弋凫与雁,风人所美。
桐江磻溪,有严有吕。
禽渔之器,亦尝具矣」。
丈人曰:「文楸之枰,青石之局,纵横歧道,错落金碧。
缀象犀以为比,琢员玉之黑白。
呼枭叱卢,三行五格。
华巾挥拂,手敏心惬。
味陶唐之遗制,揆奕秋之良策。
轻陈郡之十万,掩东府之一掷。
可以忘忧,可以永日。
酒阑乐阕,赏心未适。
太昊司晨而方舒,羲和鞭日而未夕。
以侑樽俎,以宴宾客。
公子有之乎」?
曰:「张而不弛,道非文武。
犹贤之训,闻之夫子。
奕者虽非所嗜,则亦有其物矣」。
丈人曰:「公子春服既成,舟车云具;
有礼有乐,既文既武。
弋钓棋博,亦习之素。
斯可以穷胜赏于人境之表,极馀乐于名教之内。
纵目力以遐觏,偶尤绝而无愧。
真芳蹊之佳客,乐游之奇侣。
此吾宿昔愿得与之周旋者也。
子归而严子之具矣,吾今载脂载,请为子先矣」。
公子曰:「唯唯」。
于是乃避席逡巡,再拜受赐。
后一篇:金銮赋(并引)北宋·李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