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芳赋
(2023-05-08 19:08:06)
【群主】也学时贤张秀东(574865820) 2023/5/6 14:46:47
王世芳赋
(以“升平人瑞,黉席寿星”为韵) 张秀东
兹台州府,王寿星者,讳世芳,字徽德,又芝圃,号南亭也。诞于顺治末年,身历五朝盛世;寿耳期颐久后,眼看六代趋庭。花甲重周,还加三七;古稀二度,又过一龄。官遂昌之训导,奉紫诏于朝廷。末秩下僚,得数番之觐见;三班九老,祝万寿于慈宁。
康熙十四年秋,象勺寻常时候。君主削藩,贼兵入寇。围府城,若牢囿。公祖应霸奉贝子傅喇塔之命,出城说降;入贼酋曾养性之营,遭贼夺寿。公乃执刀戈,披甲胄。紧随其父永沂,不顾自身年幼。袭彼敌营,与之死斗。公命几亡,敌营终覆。惜乎贝子,竟卒于军;故此战功,未能以奏。
旋而解马铠,归山楹。持孝道而事亲不懈,顺天和而与众无争。口不言功,承杏林之祖业;书无倦读,对芝圃之新平。家贫卖药,田薄躬耕。将知命之年进学,恰杖朝之岁贡生。又十六年,授一官乃训导;隔一千里,从八品于庠黉。尔其矍铄精神,辛勤讲肄。助官长,扩义学与尹祠;励生员,效前贤之故事。岁超三载于期颐,俸满七年之任遂。幸侍郎之举荐,得引见机缘;朝天子于京师,成乾隆人瑞。
于是一介小吏,五级超升。归乃生祠碑记,扬其贤令王憕。于焉见君所虑思,公之标格。于焉见尊老之人心,敬贤之情迫。苟非南巡君主,皇恩浩荡而隆崇;再赐老臣,黉席期颐之匾额。焉有暮年徽德先生,朝会耆英左席。君投百颗朝珠,臣报十章诗册哉?是知北京天子,南极老人。因其际遇,所以君臣。君也圣明,洒人间以福禄;臣惟德寿,报君上之慈仁。今逢盛世,正福寿,庇兆亿之民。
【群主】也学时贤张秀东(574865820)2023/5/6 14:47:40
注释:
1、王世芳:《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王世芳字徽德,又字芝圃,号南亭,清浙江天台临海人。少时有勇力,二十岁应募为兵,中枪几死。后弃兵为农,且耕且读。五十八岁成诸生,八十一岁出贡。九十六岁授遂昌县训导。以入京祝高宗六旬“万寿”,加司业衔。享年一百三十岁以上。自云惟“茹淡泊,寡思虑”而已。
2、升平人瑞:据高成鸢《中国的尊老文化》一书考证,对百岁老人进行旌表较早记载见于《宋史郎简传》:“榜其里门曰德寿坊。”明代林春泽《谢建百岁坊》:“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愿借末光垂晚照,康衢朝暮颂华封。”《清乾通典》载,康熙四十二年明文颁布:“百岁老民给与‘升平人瑞’匾额,并给银建坊。节妇寿至百岁者,给与‘贞寿之门’匾额,仍给建坊银两。”升平:太平。《汉书梅福传》:“使孝武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唐白居易《祭微之文》:“惟公家积善庆,天钟粹和。生为国桢,出为人瑞。”
3、黉席寿星:清弘历《赐百有十二岁老人王世芳》:“乙酉春,南巡至浙,世芳以遂昌训导迎銮,年已百有七矣。跻上寿而神明不衰,特书‘黉席期颐’额以赐,并加六品秩,荣其身。今年以朕六旬庆节诣阙称祝,计其齿复益五龄而康强如昔,乃诏锡国子监司业衔,且予在籍食俸,示优老也。国家熙洽有余年,太和之气蔚为,耆儒用征寿世,固史册所罕见。彼称明岁复来京师,恭祝慈宁八秩万寿,人瑞延洪式,光庆典,又岂‘香山九老’所得差肩者哉?因赐是诗以宠异之。书扁曾因赐幸杭,诚心跋涉别江乡。齐年已似钟离顾,饮乳还嗤阳武张。晋秩依然司训迪,优恩将以益绵长。定知明岁率群老,纯嘏鸿禧祝寿康。”黉席:《广韵》:“学也。”《说文》:“藉也。”《增韵》:“藳秸曰荐,莞蒲曰席。”寿星: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而至氐宿四度。见《汉书律历志》。《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郭璞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即老人星。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史记封禅书》:“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司马贞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
4、兹台州府:兹:《尔雅释詁》:“此也。”《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台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改台州路为台州府,清沿明制。辖区东滨东海,西连金华、处州二府,南邻温州府,北通宁波府,西北与绍兴府接壤。
5、王寿星者:清李宝嘉《南亭联话》: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年一百十岁时入都庆祝,赐侍讲衔,都人呼为“王寿星”。
6、讳世芳:讳:《说文》:“忌也。”《广韵》:“避也。”《玉篇》:“隐也,忌也。”《公羊传闵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世芳:见注一。
7、字徽德:字:《说文》:“又名字。”《礼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徽德:美德。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感皇祖之徽德,爰识冲而量渊。”南朝梁刘孝标《与举法师书》:“闻诸行李,高谈徽德,逖听风声,心飞魂竦。”
8、又芝圃:又:《韵补》:“复也。”《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芝圃:传说中仙家栽培灵芝的园地。晋嵇喜《答嵇康》:“遥集芝圃,释辔华池。”
9、号南亭也:号:《广韵》:“名号也。”《公羊疏》:“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白虎通》:“春秋传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择天下之美号,以为号也。”《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南亭:清沈大成《王先生世芳传》:“将乳,父梦有苍颜种发者,偻而南来,已而先生生,故字之曰‘南亭’,志瑞也。”
10、诞于顺治末年:诞:《广韵》:“育也。”《旧唐书德宗纪》:“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顺治末年:清李宝嘉《南亭联话》: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顺治:顺从而大治。指社会秩序井然而安定。《礼记聘义》:“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汉贾谊《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末年:指一个君主在位或一个年号的最后一段时期。《汉书孔光传》:“霸亦治《尚书》,事太傅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
11、身历五朝盛世:王世芳《一百一十岁述怀》:“扶杖康衢识圣颜,锦衣有赐诏频颁。喜同野老迎銮辂,优许微臣列鹭班。身历四朝沾浩荡,眼看六代舞斑斓。赤城便拟蓬莱苑,布袜棕鞋任往还。”身历:谓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三侠五义》:“及至身临其境,只落得‘原来如此’四个大字,毫无一点的情趣。”五朝:唐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盛世:兴盛的时代。《后汉书崔骃传》:“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载而垂绩。”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群主】也学时贤张秀东(574865820)2023/5/6 14:48:02
12、寿耳期颐久后:寿耳:汉班固《汉书蒯伍江息夫传》:“伍被曰:‘略衡山以击庐江,有浔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强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未见其福也。’”北宋苏轼《冬至与诸生饮酒》“愁颜解符老,寿耳斗吴翁。”期颐: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唐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久后:以后,将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13、眼看六代趋庭:眼看:眼见,目睹。唐王绩《过酒家》:“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六代:《晋书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昔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濩》,周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趋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唐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14、花甲重周:清袁枚《随园诗话》:“...乾隆辛未,圣驾南巡,有湖南汤老人来接驾,年一百四十岁。皇上先赐匾额云‘花甲重周’,又赐云‘古稀再度’。”花甲:指六十甲子。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花甲”。后亦以指六十岁。唐赵牧《对酒》:“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重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盖因一人有庆,遂尔万国咸宁。兹当季春中浣之辰,正值花甲重周之日。麟游天圃,凤哕高冈。南极老人,捧进长生之酒;西池王母,擎来初熟之桃。”
15、还加三七:还加:明韩雍《赠李伯颙下第》:“旧学还加勉,初心慎莫灰。”三七:二十一岁。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清无名氏《绣香囊》弹词:“二八登科标名早,三七入试举孝廉。”
16、古稀二度:古稀: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二度:南宋释慧晖《偈》:“一回得妙,二度忘妙。”
17、又过一龄:又过:宋李曾伯《夜分和郑小山韵》:“可怜芦叶胡笳地,又过菊花新酒天。”一龄:三国曹植《诘纣文》:“哀绵绵之弱子,早背世而潜形。且四孟之未周,将何愿乎一龄?”
18、官遂昌之训导:民国徐珂《清稗类钞异禀类王世芳寿百十七岁》:“南亭老人王世芳,临海人。康熙丙辰,曾养性犯台州,祖为贼所害,老人随父请兵,夜袭贼营,杀贼无算,口不言功。归而读书,家贫,卖药自给。年四十九入学,八十贡成均,九十六官遂昌训导,百有九岁告休,七世一堂。高宗御赐诗章,并赏国子监司业衔,建坊表以旌人瑞。老人寿百十七岁始终。”官:《说文》:“官,吏事君也。”遂昌:遂昌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训导:学官名。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
19、奉紫诏于朝廷:奉:《说文》:“奉,承也。”紫诏:即紫泥书。唐李白《王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南唐李中《送阎侍御归阙》:“羡君乘紫诏,归路指通津。”朝廷: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邢炳疏:“朝廷,布政之所。”《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说文》:“廷,朝中也。”
20、末秩下僚:《钦定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王礼考五朝仪皇太后三大节朝贺》:三十六年十一月,皇太后八十圣寿...上奉皇太后幸万寿寺、正国寺拈香,至倚虹堂停跸...三班“九老”、王公宗室、满汉大小臣工、在京文武外吏暨大臣命妇,并在籍绅士、老民老妇等,各于恭祝万寿亭前依次跪迎。...戊午,赐三班“九老”宴游香山,命于次日赴乾清门内,令画工艾启蒙绘图。文职九老...武职九老...致仕九老刑部尚书衔钱陈群、内大臣福禄、礼部尚书陈德华、兵部侍郎彭启丰、礼部侍郎衔邹一桂、副都御史吕炽、内阁学士陆宗楷、詹事府詹事陈浩、国子监司业衔王世芳。末秩:低级官职。唐张籍《祭退之》:“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广雅》:“秩,次也。”《释言》:“秩,序也。”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吏。《后汉书班固传》:“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晋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21、得数番之觐见:得:《说文》:“得,行有所得也。”数番:几次。元无名氏《小尉迟》:“我数番家要和你说,我则怕刘季真知道,枉送了我的老命。”觐见:朝见。唐权德舆《〈陆宣公翰苑集〉序》:“觐见之日,天子为之兴,改容叙吊,优礼如此。”《说文》:“诸侯秋朝曰觐。”
22、三班九老:清高宗弘历《御制九老会诗序》:“...恭值圣母七旬庆辰,命举“九老”之会,用晋万寿之觞。盖诸王与在朝文臣为一班,武臣为一班,致仕者别为一班,各得九人,统名一会...合廿七人若干岁,以为圣母寿,天其申命锡予乎?”清高宗弘历《九老会诗》:“徵会昌之盛事,祝釐曾颂叶作朋;继辛巳之鸿仪,增美仍序偕尚齿。兹届慈闱八旬万寿,复得香山九老三班。秩文武之崇阶,领以宗藩矍铄;列林泉之耆硕,遂其嘉会逍遥。合廿七人之岁月,多多积策而延洪若券;卜万亿年之升恒,永永依旬而纪瑞如环。累洽重熙,欣符景运。载赓作绘,具有成规。用倡长言,更期递举。九老三班前例曾,十年一举介釐增。八旬庆溯七旬典,辛卯祥开辛丑徵。旰食宵衣犹此佐,启疆拓宇底须能。优游林下同来贺,万寿称觞合作朋。”三班: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宋曾巩《再议经费札子》:“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六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端拱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皆领于三班,三班之称亦不改。”九老: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七洛中九老会》:“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因各赋七言六韵诗一章以记之,或传诸好事者。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仍以一绝赠云:‘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双归。当时一鹤尤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23、祝万寿于慈宁:《遂昌县志》:“庚寅秋,诣阙恭祝万寿。”祝:《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万寿:长寿。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晋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宋孔平仲《孔氏杂说》:“上父母寿,可称‘万寿’。”慈宁:南宋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永祐千章木,慈宁万寿杯。”清朱筠《笥河文集卷十六祭予告礼部尚书陈公文》:“慈宁八旬,万国祝釐。与图‘九老’,香山遨嬉。”
王世芳赋
(以“升平人瑞,黉席寿星”
兹台州府,王寿星者,讳世芳,字徽德,又芝圃,号南亭也。诞于顺治末年,身历五朝盛世;寿耳期颐久后,眼看六代趋庭。花甲重周,还加三七;古稀二度,又过一龄。官遂昌之训导,奉紫诏于朝廷。末秩下僚,得数番之觐见;三班九老,祝万寿于慈宁。
康熙十四年秋,象勺寻常时候。君主削藩,贼兵入寇。围府城,若牢囿。公祖应霸奉贝子傅喇塔之命,出城说降;入贼酋曾养性之营,遭贼夺寿。公乃执刀戈,披甲胄。紧随其父永沂,不顾自身年幼。袭彼敌营,与之死斗。公命几亡,敌营终覆。惜乎贝子,竟卒于军;故此战功,未能以奏。
旋而解马铠,归山楹。持孝道而事亲不懈,顺天和而与众无争。口不言功,承杏林之祖业;书无倦读,对芝圃之新平。家贫卖药,田薄躬耕。将知命之年进学,恰杖朝之岁贡生。又十六年,授一官乃训导;隔一千里,从八品于庠黉。尔其矍铄精神,辛勤讲肄。助官长,扩义学与尹祠;励生员,效前贤之故事。岁超三载于期颐,俸满七年之任遂。幸侍郎之举荐,得引见机缘;朝天子于京师,成乾隆人瑞。
于是一介小吏,五级超升。归乃生祠碑记,扬其贤令王憕。于焉见君所虑思,公之标格。于焉见尊老之人心,敬贤之情迫。苟非南巡君主,皇恩浩荡而隆崇;再赐老臣,黉席期颐之匾额。焉有暮年徽德先生,朝会耆英左席。君投百颗朝珠,臣报十章诗册哉?是知北京天子,南极老人。因其际遇,所以君臣。君也圣明,洒人间以福禄;臣惟德寿,报君上之慈仁。今逢盛世,正福寿,庇兆亿之民。
【群主】也学时贤张秀东(574865820)
注释:
1、王世芳:《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王世芳字徽德,又字芝圃,号南亭,清浙江天台临海人。少时有勇力,二十岁应募为兵,中枪几死。后弃兵为农,且耕且读。五十八岁成诸生,八十一岁出贡。九十六岁授遂昌县训导。以入京祝高宗六旬“万寿”,加司业衔。享年一百三十岁以上。自云惟“茹淡泊,寡思虑”而已。
2、升平人瑞:据高成鸢《中国的尊老文化》一书考证,对百岁老人进行旌表较早记载见于《宋史郎简传》:“榜其里门曰德寿坊。”明代林春泽《谢建百岁坊》:“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愿借末光垂晚照,康衢朝暮颂华封。”《清乾通典》载,康熙四十二年明文颁布:“百岁老民给与‘升平人瑞’匾额,并给银建坊。节妇寿至百岁者,给与‘贞寿之门’匾额,仍给建坊银两。”升平:太平。《汉书梅福传》:“使孝武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唐白居易《祭微之文》:“惟公家积善庆,天钟粹和。生为国桢,出为人瑞。”
3、黉席寿星:清弘历《赐百有十二岁老人王世芳》:“乙酉春,南巡至浙,世芳以遂昌训导迎銮,年已百有七矣。跻上寿而神明不衰,特书‘黉席期颐’额以赐,并加六品秩,荣其身。今年以朕六旬庆节诣阙称祝,计其齿复益五龄而康强如昔,乃诏锡国子监司业衔,且予在籍食俸,示优老也。国家熙洽有余年,太和之气蔚为,耆儒用征寿世,固史册所罕见。彼称明岁复来京师,恭祝慈宁八秩万寿,人瑞延洪式,光庆典,又岂‘香山九老’所得差肩者哉?因赐是诗以宠异之。书扁曾因赐幸杭,诚心跋涉别江乡。齐年已似钟离顾,饮乳还嗤阳武张。晋秩依然司训迪,优恩将以益绵长。定知明岁率群老,纯嘏鸿禧祝寿康。”黉席:《广韵》:“学也。”《说文》:“藉也。”《增韵》:“藳秸曰荐,莞蒲曰席。”寿星: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而至氐宿四度。见《汉书律历志》。《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郭璞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即老人星。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史记封禅书》:“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
4、兹台州府:兹:《尔雅释詁》:“此也。”《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台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改台州路为台州府,清沿明制。辖区东滨东海,西连金华、处州二府,南邻温州府,北通宁波府,西北与绍兴府接壤。
5、王寿星者:清李宝嘉《南亭联话》: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年一百十岁时入都庆祝,赐侍讲衔,都人呼为“王寿星”。
6、讳世芳:讳:《说文》:“忌也。”《广韵》:“避也。”《玉篇》:“隐也,忌也。”《公羊传闵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世芳:见注一。
7、字徽德:字:《说文》:“又名字。”《礼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徽德:美德。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感皇祖之徽德,爰识冲而量渊。”南朝梁刘孝标《与举法师书》:“闻诸行李,高谈徽德,逖听风声,心飞魂竦。”
8、又芝圃:又:《韵补》:“复也。”《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芝圃:传说中仙家栽培灵芝的园地。晋嵇喜《答嵇康》:“遥集芝圃,释辔华池。”
9、号南亭也:号:《广韵》:“名号也。”《公羊疏》:“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白虎通》:“春秋传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择天下之美号,以为号也。”《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南亭:清沈大成《王先生世芳传》:“将乳,父梦有苍颜种发者,偻而南来,已而先生生,故字之曰‘南亭’,志瑞也。”
10、诞于顺治末年:诞:《广韵》:“育也。”《旧唐书德宗纪》:“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顺治末年:清李宝嘉《南亭联话》: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顺治:顺从而大治。指社会秩序井然而安定。《礼记聘义》:“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汉贾谊《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末年:指一个君主在位或一个年号的最后一段时期。《汉书孔光传》:“霸亦治《尚书》,事太傅夏侯胜,
11、身历五朝盛世:王世芳《一百一十岁述怀》:“扶杖康衢识圣颜,锦衣有赐诏频颁。喜同野老迎銮辂,优许微臣列鹭班。身历四朝沾浩荡,眼看六代舞斑斓。赤城便拟蓬莱苑,布袜棕鞋任往还。”身历:谓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三侠五义》:“及至身临其境,只落得‘原来如此’四个大字,毫无一点的情趣。”五朝:唐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盛世:兴盛的时代。《后汉书崔骃传》:“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载而垂绩。”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群主】也学时贤张秀东(574865820)
12、寿耳期颐久后:寿耳:汉班固《汉书蒯伍江息夫传》:“伍被曰:‘略衡山以击庐江,有浔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强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未见其福也。’”北宋苏轼《冬至与诸生饮酒》“愁颜解符老,寿耳斗吴翁。”期颐: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唐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久后:以后,将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13、眼看六代趋庭:眼看:眼见,目睹。唐王绩《过酒家》:“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六代:《晋书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昔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濩》,周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趋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唐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14、花甲重周:清袁枚《随园诗话》:“...乾隆辛未,圣驾南巡,有湖南汤老人来接驾,年一百四十岁。皇上先赐匾额云‘花甲重周’,又赐云‘古稀再度’。”花甲:指六十甲子。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花甲”。后亦以指六十岁。唐赵牧《对酒》:“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重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盖因一人有庆,遂尔万国咸宁。兹当季春中浣之辰,正值花甲重周之日。麟游天圃,凤哕高冈。南极老人,捧进长生之酒;西池王母,擎来初熟之桃。”
15、还加三七:还加:明韩雍《赠李伯颙下第》:“旧学还加勉,初心慎莫灰。”三七:二十一岁。
16、古稀二度:古稀: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二度:南宋释慧晖《偈》:“一回得妙,二度忘妙。”
17、又过一龄:又过:宋李曾伯《夜分和郑小山韵》:“可怜芦叶胡笳地,又过菊花新酒天。”一龄:三国曹植《诘纣文》:“哀绵绵之弱子,早背世而潜形。且四孟之未周,将何愿乎一龄?”
18、官遂昌之训导:民国徐珂《清稗类钞异禀类王世芳寿百十七岁》:“南亭老人王世芳,临海人。康熙丙辰,曾养性犯台州,祖为贼所害,老人随父请兵,夜袭贼营,杀贼无算,口不言功。归而读书,家贫,卖药自给。年四十九入学,八十贡成均,九十六官遂昌训导,百有九岁告休,七世一堂。高宗御赐诗章,并赏国子监司业衔,建坊表以旌人瑞。老人寿百十七岁始终。”官:《说文》:“官,吏事君也。”遂昌:遂昌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训导:学官名。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
19、奉紫诏于朝廷:奉:《说文》:“奉,承也。”紫诏:即紫泥书。唐李白《王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南唐李中《送阎侍御归阙》:“羡君乘紫诏,归路指通津。”朝廷: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邢炳疏:“朝廷,布政之所。”《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说文》:“廷,朝中也。”
20、末秩下僚:《钦定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王礼考五朝仪皇太后三大节朝贺》:三十六年十一月,皇太后八十圣寿...上奉皇太后幸万寿寺、正国寺拈香,至倚虹堂停跸...三班“九老”、王公宗室、满汉大小臣工、在京文武外吏暨大臣命妇,并在籍绅士、老民老妇等,各于恭祝万寿亭前依次跪迎。...戊午,赐三班“九老”宴游香山,命于次日赴乾清门内,令画工艾启蒙绘图。文职九老...武职九老...致仕九老刑部尚书衔钱陈群、内大臣福禄、礼部尚书陈德华、兵部侍郎彭启丰、礼部侍郎衔邹一桂、副都御史吕炽、内阁学士陆宗楷、詹事府詹事陈浩、国子监司业衔王世芳。末秩:低级官职。唐张籍《祭退之》:“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广雅》:“秩,次也。”《释言》:“秩,序也。”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吏。《后汉书班固传》:“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晋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21、得数番之觐见:得:《说文》:“得,行有所得也。”数番:几次。元无名氏《小尉迟》:“我数番家要和你说,我则怕刘季真知道,枉送了我的老命。”觐见:朝见。唐权德舆《〈陆宣公翰苑集〉序》:“觐见之日,天子为之兴,改容叙吊,优礼如此。”《说文》:“诸侯秋朝曰觐。”
22、三班九老:清高宗弘历《御制九老会诗序》:“...恭值圣母七旬庆辰,命举“九老”之会,用晋万寿之觞。盖诸王与在朝文臣为一班,武臣为一班,致仕者别为一班,各得九人,统名一会...合廿七人若干岁,以为圣母寿,天其申命锡予乎?”清高宗弘历《九老会诗》:“徵会昌之盛事,祝釐曾颂叶作朋;继辛巳之鸿仪,增美仍序偕尚齿。兹届慈闱八旬万寿,复得香山九老三班。秩文武之崇阶,领以宗藩矍铄;列林泉之耆硕,遂其嘉会逍遥。合廿七人之岁月,多多积策而延洪若券;卜万亿年之升恒,永永依旬而纪瑞如环。累洽重熙,欣符景运。载赓作绘,具有成规。用倡长言,更期递举。九老三班前例曾,十年一举介釐增。八旬庆溯七旬典,辛卯祥开辛丑徵。旰食宵衣犹此佐,启疆拓宇底须能。优游林下同来贺,万寿称觞合作朋。”三班: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宋曾巩《再议经费札子》:“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六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端拱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皆领于三班,三班之称亦不改。”九老: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七洛中九老会》:“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因各赋七言六韵诗一章以记之,或传诸好事者。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仍以一绝赠云:‘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双归。当时一鹤尤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23、祝万寿于慈宁:《遂昌县志》:“庚寅秋,诣阙恭祝万寿。”祝:《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万寿:长寿。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晋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宋孔平仲《孔氏杂说》:“上父母寿,可称‘万寿’。”慈宁:南宋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永祐千章木,慈宁万寿杯。”清朱筠《笥河文集卷十六祭予告礼部尚书陈公文》:“慈宁八旬,万国祝釐。与图‘九老’,香山遨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