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浓郁年味

(2010-04-17 22:38:46)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散文

 新年到了,我未能送您温暖的冬衣,也无需华丽浪漫的诗句;没有贵重的礼物;也没有玫瑰的欢喜。但有比那些更珍贵的祝福献给您:此时此刻,我以感谢为圆心,以真诚为半径,在新年到来之际,送给多日来一直关注我、帮助我的各位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 

 

 

新疆都市报2010年2月22日文化新疆B08版

 

     “除夕之夜口琴伴笛声,迎春清晨鞭炮奏凯歌。”这是我13岁那年大年三十晚上随手写下的对联。一转眼,我已近十年没有在家与亲人一起欢度春节了。每到这一天,在电话中问候亲人,给朋友们发发祝福短信,窝在家中看春晚,拜年聚会喝酒,是我们这些游子春节的主题;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回忆小时候朴实浓郁真真切切的年味。

  ■文/任丽瑛  ■图 /新华社


  A提前准备


  小时候,过年是我们最渴望的事。一到过年,我们不光有新衣服穿,还有好吃的。过年前半个月,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子,洗刷家中所有东西,收拾好吃好喝的……

  那时,所有吃的东西都是母亲亲手制作的。豆腐、魔芋等是用手推磨慢慢磨出来,然后再煮、http://epaper.xjts.cn/ftp/site1/xjdsb/res/1/20100222/32571266810399625.jpg蒸。做豆腐时,母亲要提前一周从地里采回青菜来,用开水烫熟,然后放进桶里将其捂酸,制作成酸菜。头天晚上再把黄豆用水泡上,第二天一大早用手磨出来,倒进锅里烧开,再把酸菜水放进去,然后制成豆腐花、豆腐脑、豆腐干、臭豆腐等。那独特清香的味道,是如今市场上买不到的。母亲还会准备腊肉等各种特色小吃,那味道至今还在嘴边萦绕,在嘴角回味。 

  过年时,我最喜欢看父亲和哥哥写对联。大年三十那天,父亲开始写对联,他会在桌上摆一本厚厚的书,还有一张提前用钢笔写好的对联草稿。当那龙飞凤舞的字迹在大红的纸上跃然出现,我也会学着他们的样子,站在对联前面细细端详、品味,想从中发现一些奥妙。那时,家中每扇门都要贴上对联,房前的几根柱子上也要贴上对联。父亲说,看似简单的对联,就是从书中找现成的,也要费时费脑。对联要根据那门内是房间的用途,谁住在里面等等因素去写。比如柱子上的对联就要显得大气,把对祖国、对社会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全部写进去。那时在农村,人们特别看重和尊重能写上几笔、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家中有大事小事,都要请去写字、出主意、当礼司,父亲因此经常成为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座上宾。


  B热闹大年


  大年三十,家里人早早地从外面回来了,母亲也早早地准备着一切。下午,全家人围席“开吃”,桌上有酒有肉,有鱼有汤,炒的、蒸的、凉拌的,种类丰富。晚饭后,一切收拾妥当,全家人就开始围着火炉“守岁”,那红红的火焰映照下,每个人的脸膛都喜气洋洋满面幸福。大家讲着高兴的事儿,孩子们再淘气此时也都变成了可爱的表现。

  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火炉,摆上板凳,可以围坐十多个人。母亲在火炉中央挂一个大铁罐,里面放上水、肉、豆腐和一些干菜及各种调味品,我们边烤火,这些就慢慢炖好了,清香溢满了整个房间。父亲给我们讲守岁的故事,回忆过去的岁月,对自由幸福的日子感到非常惬意,对越过越好的生活寄予无限希望。

  一到零点,漫山遍野响起惊天动地的鞭炮声,站在大院的“楼门”口,便会看见整个村庄都是烟火闪耀之色,那五彩缤纷、绚烂的色彩把我们的目光点亮,把我们的心情照亮,使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多了一份向往。

  初一早晨,响彻天地的声音把人们从美梦中叫醒,新年正式开始了。母亲会早早地把水管接进水缸里,说是进财。我们则到房前屋后拾一些小棍子和草绳之类的东西,拿到火里烧掉,意思是把那些蛇啊之类的东西赶走,不让它们来毁坏房屋的安宁。 http://epaper.xjts.cn/ftp/site1/xjdsb/res/1/20100222/78411266810399625.jpg

  老家有句俗语:“初一不出门,初二慢慢行。”大年初一,一家人都呆在家里。早上起床,母亲会用红糖、花生米、芝麻和一些肉类切细切碎,做成汤圆馅,与醪糟煮在一起,那香味无与伦比。这道“醪糟煮汤圆”是我家乡的一大特产,也是过年时,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第一道饮品。

  亲友们相互拜年的脚步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前后结束。三三两两的行人带着各种礼品和祝福到亲友家去拜年,或者说媒提亲正式登门拜访。一大早,母亲就计算着今天谁要来咱家,明天我们要去给谁拜年。父亲说:别人家有好“几千金”,女婿也有好几个,真热闹啊。言下之意对儿女的稀少甚是失落。好在大伯家的几个女婿年年要到我家拜年,那些准姐夫很喜欢与父亲对饮几杯,谈谈酒文化,聊聊来年的去向问题,给我们讲他们在外面拼搏的艰辛和一些我们没听过的笑话和精彩故事。 

  过了初二、初三,母亲就带着我们去给舅父、姨娘们拜年。姨娘在院子边上看到我们的身影,快步跑来,接过母亲手里的东西,笑眯眯地慈爱地摸着我们的头说:“这小狗东西(昵称)又长高了。”进了门,母亲和姨娘到厨房里忙碌着,说些体己话儿。那些长我十多岁的表哥们带着我下河玩水,干了“坏事”就拿我当幌子,隐藏“罪行”。他们带我到邻居家串门,骄傲地向邻居们介绍http://epaper.xjts.cn/ftp/site1/xjdsb/res/1/20100222/23501266810399640.jpg“这是我幺姨的女子(女儿)”。我走不动时,他们轮流背着我,在我一惊一咤的笑声和哭声里,姨娘开始大声骂表哥们:“狗东西们,好生带妹妹。”对我则是“幺儿、乖乖”地哄着,给我好多好吃的,看得表哥们直眼馋。而我会把得到的“宝贝”毫不吝啬地与他们分享,因此也得到了几个哥哥更多的呵护。温馨的笑闹声、劝酒声飘过那青翠的山野,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春姑娘。 


  C迎接春天


  家乡的人们很勤劳,春天到来之前,会把该播的种子种到地里,将春天要播种的地犁一遍,把肥料提前运到地头。到正月十五,母亲又会做一顿好吃的,丰富程度绝不亚于年夜饭。十五的下午,母亲让我们拿一些有声响的东西到菜园地里敲打一番,并发出吆喝之声,把破坏庄稼的麻雀、动物赶走。 

  时光在记忆中潺潺流过,记忆中的年,是那么让人回味和想念。如今,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守岁有春晚相伴,拜年有电话短信,市场上对联、食品什么都能买到,而且花样繁多、应有尽有,可我总感觉年味儿没有当年浓郁了。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1-02/01/content_1433554.htm  2月1日深圳特区报
人民公安杂志2011第二期
http://epaper.xjrb.com/shtml/xjrb/20110204/134012.shtml西江日报20110204期 >> 第A3版:西江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