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申城

标签:
上海雾霾环保 |
晚上下班回家,路上照例人多车堵, 高楼在雾中若隐若现, 一连数日, 雾锁申城。 今天白天的PM2.5爆表,城区多处超过600。
早上起来,一从封闭的客厅走进开窗的厨房, 就明显感到空气质量的差别, 一股弥漫的烟味、灰味、废气味扑面而来。窗外,一层淡蓝色的薄雾罩住城市,街道上传来的噪声似乎比平时都小了很多,不知是早起大脑迟钝, 还是世界变得有些怪异。
上班时,开车经过第六人民医院, 见到路边指挥交通的协警都戴上了口罩。 口罩只是安慰剂一样的东西,未必有人们想象的功效,但它确实能给人带来某些心理安慰。
白天, 从办公室的窗口往外看,天空一片灰蒙蒙的, 院子里树上的绿叶也无精打采, 没有平日生机勃勃的模样。晚上进到地下车库,里面似乎也有战时防空洞一样的硝烟弥漫。
并不是以往的冬天没有雾霾,只是现在大家都如惊弓之鸟, 一见到雾霾便想到空气污染, 一想到空气污染便忧心忡忡,好像这些2.5微米大小的颗粒一个挨一个排成进攻的方阵, 向人体内长驱直入, 占据肺泡,渗透到血管和细胞。这些毒物只有头发丝直径的几十分之一大小,肉眼看不见,穿透于无形, 令人防不胜防。
记得有人打过比方,呼吸重度污染的空气, 相当于接连不断地抽烟。 这几天, 抽进的毒烟着实不少,万般不愿, 却又无处逃遁。
以前读到秦少游的“雾锁楼台,月迷津渡”的句子,感受不到他的孤独寂寞和别恨离愁,反倒觉得他登高郴州所见极富美妙诗意。要是他活在今天的上海,可能他要排遣的不是谪居他乡的苦闷迷惘,而是担忧自己上呼吸道的通畅和肺部的舒适了。换了狄更斯穿越到当今的神州大地, 随之而来的灵感也一定够他写几部《雾都孤儿》。
国人从来不缺少幽默感,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我们仍然没有忘记自相调侃。北京人说雾霾大得在天安门广场看不清毛爷爷的画像,上海人说雾霾大得把百元人民币放在眼前还是看不清毛爷爷的画像。 恍惚中,我们身处一片“灰黄”的世界里。
都是美国佬惹的祸。一个PM2.5,
不禁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上个周末刚买了一台三星空气净化器, 这几天正好派上用场。外边空气这么差, 回到家里关门闭户, 不敢外出,跟朋友约好周末爬山的计划也被迫告吹。 庆幸虽然没有来得及买口罩, 至少有一个空气净化器, 只是可惜不方便背在身上出门活动。家里小狗这几天特别欢快, 我怀疑它吸多了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 情绪有点兴奋过度。
以前国外有人兜售罐装的阿尔卑斯山纯净空气,我曾暗笑怎会有这么弱智的创意。 如果照中国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商业梦想也许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