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伪君子

标签:
杂谈心理学 |
人人都是伪君子,
这不是一棍子打到一大片的宣言,
而是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的书名,美国人罗伯特▪库尔茨班写的关于进化心理学的一本书。
几周前好奇地选了这本书,
就是被标题所吸引。
读完这本书, 掩卷深思,
记下以下思考碎片。
如果认同作者的观点的话,
人人都是伪君子, 自私虚伪, 天性如此。 如果有人声称他不是这样的, 那你得更加小心地对付他的谎言。
这种观点使人类社会一下子跌进了道德的深渊,
但人类确实时常都有自相矛盾的时候,不管是积极错觉, 还是自我欺骗。 进化心理学说这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而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从直觉来讲,
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套用在心理学上似乎符合逻辑。 进化过程遵循的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规则,进化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心理学有一个基本假设, 那就是所有的心理反应都是基于人类自我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根本需要,痛苦的感觉是为了提醒人们远离可能带来风险的坏事,
而快乐则向人们确认做对了适合生存的并且值得将来继续追求的事情。 所以, 跟着感觉走往往是对的,
虽然有时这会显得很自私。
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脑被设计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
不光有左脑和右脑的粗分, 在每个半脑中还可以细分出很多更小的模块, 而每一个模块各有各的功能,比如对声、光、热做出感知反应,
以及对气味、颜色甚至语言产生情绪表达。
这样一来,
似乎精神世界也可以像物质世界用元素周期表里的一百多种元素完整描述一样,
只要我们搞清楚了每个大脑功能模块的作用,最终连意识或者某一个念头的缘起都能够准确无误地扑捉住。
如此一来,哲学和宗教的很多根本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生命到死亡的过程,
是物质和精神同赴黄泉的过程。 肉体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变为一团氢氮碳氧和钠钾磷钙的物质;那么精神呢? 如果真有意识模块的基本元的话,那它一定以非物质的方式继续在世界存在下去了。
再往深处想,
有了这些知识, 未来的人类也许可以设计出能思考、有感情的机器, 一旦机器有了意识,人类主宰世界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今天的行为举止既保留了进化的本能,又有更多的后天习得的痕迹。即使大脑中有无法知觉无法控制的小模块在驱使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那个似有似无的“自我”却总在极力纠偏,让行为更加适应当下的环境,保证我们远离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周没有出差,
前两天参加了集团公司的HR会议,白天在松江的艾美酒店讨论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 晚上到朱家角水乡古镇溜达。 寒风中越过古桥,
身影如意识一般虚无缥缈地移动在坚实的石阶上。 所有文化的内核都关乎人性, 只有心理学能帮助我们一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