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碎片

标签:
旅游尼泊尔 |
从尼泊尔回来有两周了,人归心未归。
熟人都问此行有什么收获, 戏谑是否顿悟等等, 均一笑了之。 顿悟是没有的, 感悟却有不少。 很多感悟需要假以时日, 慢慢消化。
在记忆变得模糊之前, 整理出一些照片, 配几行文字, 将一些碎片存入“时光胶囊”。
寺庙
尼泊尔的寺庙佛塔, 多不胜数。 古老的和现代的, 东方的和西方的, 高大的和矮小的, 交相辉映, 令人眼花缭乱。
走近这些寺庙和佛塔, 强大的气场能使躁动的心顿时宁静下来, 俗世繁华立刻视若无睹。
有趣的是, 佛门通常都很低矮, 要进去一探究竟的话不得不低头。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 入门就得一拜。

出家
在尼泊尔见到的僧人并不多, 很多身着袈裟的, 说不定是远来的和尚, 前来朝圣的。
信仰, 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无疑很重要;同时, 信仰, 又是一个很随意的事情, 似乎不需要太多的郑重其事。
拜佛
广场中央, 公路旁边, 街角院内, 简陋豪华,很多佛塔和神龛。
西服笔挺的、衣衫褴褛的、新潮的、传统的, 各色人等都来朝拜请安。
摇一摇铃铛, 点一点额头, 念几句经文, 焚一柱清香, 换得一天心安神定。
印度教和佛教交织融汇, 见佛就拜的教外人士一不小心可能会进错庙拜错佛了。
发呆
尼泊尔人一定是最爱发呆最会发呆的人了。
大树下, 屋檐边, 车站里,佛塔旁...,任何一个地方, 一个人, 几个人, 一群人, 都可以默默无语, 静坐发呆。
文盲
不到尼泊尔, 几乎忘了世界上还有文盲。
据官方统计称,尼泊尔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文盲。
送我到蓝毗尼的司机找不到酒店, 我亮出手机中记录的酒店地址, 他看了半天没有反应,
过后我才想到他可能就是这三分之二当中的一个。
房子
别说中国人有房子情结,
到了尼泊尔你才发现原来这里的房子情结更甚。
行前就有人告诉我, 到尼泊尔买土地盖房合算,
永久使用权。
从加德满都, 到博卡拉, 再到蓝毗尼, 到处在建房子。 不是高楼大厦,
而是居民小楼。
有钱的盖好三、四层的楼房, 式样别致, 色彩鲜艳; 没有钱的先盖好底层,
在层突兀地竖起几只钢筋裸露的水泥柱, 等待将来资金到位再完工。
孩子
据说加德满都只有四十万人口, 可是满大街都是人,
架势不输给国内的千万级人口城市。
到尼泊尔的任何一个街道, 都能见到大大小小很多孩子,学的孩子穿着整整齐齐的校服,
不上学的在路上骑车、玩游戏、打闹。连到乡间徒步, 都会在路上遇上小孩用中文问好,
讨要糖果和零钱。
懒狗
城市里狗多, 没有绳套,
无拘无束。
狗不烦人, 人不理狗, 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