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生命悠然绽放
(2013-01-05 12:09:31)
标签:
杂谈青春中年心理 |
2013年,将是一个分水岭。
一边是渐行渐远的投入和执着,另一边则是已近眼前的悠然和开悟。
倏然间, 已经到了一个曾经认为很苍老的年龄, 可是并没有做好就此老去的准备, 无论是心态上还是生理上, 似乎还活在十年前的状态中。
不管愿不愿意面对, 时光是不等人的, 日子一天天悄然流逝。昨天无可挽回, 明天尚未可知, 今天, 只有今天,才能带来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这却需要专注和沉静。在时光隧道里踟蹰不前满心盘算终归徒劳, 只有脚步跨过了那条界线才知道时光是否曾被虚度过。
跨界后的生命,将前所未有地蓬勃绽放,心中如此期盼着。
曾几何时, 还在和朋友调侃, 要修正圣人之言, 把“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的旧话改为“四十而立, 五十不惑, 六十知天命”。 现代人求学的时间太长,思考的时间太少,寿命延长了,生命缺少紧迫感,成长自然比古人晚了许多。
所有的里程碑往后移动十年!
这种想法或多或少印合了许多关于青、中、老年年龄划界的讨论。 把界线后移,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拓宽一大片新的领地。不想长大的可以继续挥霍潇洒不羁的青春,不愿变老的仍能举重若轻地享受第二春的悠然绽放,无形中每个人都赚了一把。
已然没有挥霍青春的资本, 即便当年拥有的时候也缺乏那种气概。 可是没有必要懊恼和后悔, 如不是当年的付出和执着, 不可能有今天的收获。 只是, 还不急于把自己归类于该走下坡路的那一群人,于是暗自有了继续登峰的目标和勇气。
心理学朋友启发我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现在的我能与年轻时的我相遇, 彼此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现在的我会怜爱地抚摸着年轻的我的头发, 欣赏他的心无旁骛和执着努力, 忠告他尽可放松心情,不必那么沉重。
年轻的我会满怀敬重地仰望现在的我, 聆听他的心路历程和满心喜悦,建议他安享当下,回归内心的美好追求。
如是, 现在的我似乎明白了, 年轻的我追求的只是生活满意度, 瑟里格曼所说的幸福1.0版本, 现在的我追求的则是幸福升级版2.0。
终极的快乐, 只能来自精神层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