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不惑?

(2011-06-18 22:27:16)
标签:

人生

困惑

杂谈

今天参加了月度的圈子聚会,跟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圈友们一起讨论形势、分享经验。

 

圈子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大家开诚布公,把平时不能或者不愿与他人言说的私密问题,公司的或者个人的,在圈子里谈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利用大家的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圈子里大家都有各自的困惑,因为经历相似,职务相似,挑战相似,困惑也很相似。每次聚会都有不同的主题,除了聆听专家顾问的讲座,还有大家群策群力为某个圈友会诊疑难杂症。

 

参加这个圈子有一年多了,脑子里常有念头闪过它到底值不值得,不光因为年费高,而是怀疑这样的方式对自己是否真的有什么用处。现代人的快节奏,连答疑解惑都倾向于快餐式的咨询服务。一个太理性的人,往往容易过度地相信自己内心的强大,足以应对一切困惑,对外界的意见总会持有将信将疑的态度。

 

过了四十这道坎,才发现“四十不惑”原来只是个伪命题。对于年龄尚未达到四十的人来说,步入不惑之年是个美好的期盼,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困惑依然会如影随形。

 

不要说四十不惑,五十、六十、七十都会有困惑,人生本来就充满各种各样的困惑,否则不能称其为完整人生。

 

若真能做到四十不惑,这世界上不知会有多少年岁四十以上的智者,这对日渐老年化的社会一定是个好消息。事实上,四十以上的不成熟的中年人比比皆是,年龄更老一些的人还会返璞归真,言行举止反而接近孩童,困惑不困惑跟年龄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

 

也许在孔子生活的两千多年前,人们的寿命预期太短,当时四十岁的年龄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六十岁,到了这么老的人生暮年,即使有困惑的也不好意思坦承,所有孔老夫子的一席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其实是把人生大大地简化了,乃至让生活在每一个年龄段的当代人自我比照起来,发现跟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不觉更加困惑。

 

且不论市井百姓,就说各界精英、社会名流,常有困惑的是大多数,少数不困惑的要么没心没肺,要么没头没脑。没心没肺的不去想这些复杂的人生难题,没头没脑的想是想了,却得出错误的结论。真因为如此,才有王公权私奔的故事,和卡恩的性丑闻。

 

困惑很正常,不困惑值得怀疑。公司的总经理和总裁们,脱去了高高在上的外衣,在同僚们面前露出真性情后,交谈变得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之间的一样单纯而幼稚。

 

困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智慧化解困惑。困惑之下,理智不应该听从欲望的指挥,而是要像孙悟空一样用金箍棒画出一道金环,作为保护自己的一道底线,把非分的念头阻挡在安全地带之外。

 

困惑不是见不得人的弱点,只是体现了善于反省和思索的优点。困惑的原因,无非有两条。一是渴望完美,二是追求快乐。

 

不要害怕困惑,你有了它,说明你是个思想者;困惑没有随着年岁而消失,说明你是个正常人。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困惑,另一个是面对困惑不能释然的困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圣人故乡
后一篇:寻觅黄土高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