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宵节舞龙灯

(2013-02-23 08:46:58)
标签:

正月十五

舞龙灯

民俗

文化

    元宵节舞龙灯

 

     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民间的“元宵节”,舞龙灯则是“元宵节”重要的民俗活动。

    舞龙灯,顾名思义就是用竹条扎成龙体形,再用一节一节的竹条拼接成龙的形象,然后用纸或彩布画上龙鳞复在外面。按规矩必置色彩不同的两条巨龙,此为雄龙和雌龙之游戏。龙头则是龙形的标志,龙头高扬,威风凛凛。前有导引,手举五彩绣球,龙头跟着导引的指挥。龙身则是一节一节的,每隔米余便有一武士用竹竿撑起,随着引龙者绣球指挥的龙头,高低起伏,节奏快慢的翩翩起舞。龙头由机关操作,龙眼灵活,龙口开合。每节龙身内亮有“蜡烛”,夜间闪出光亮的龙舞,这竹龙也就像注入生命的活龙。诸如“二龙戏珠”、“二龙盘柱”、“龙腾大海”、“飞龙出世”等花活,看的人眼花缭乱,平添了节日的欢快和喜庆。

    为什么元宵节要舞龙?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能给人精神,给人力量,给人胆魄。还因为天上有云龙,海中有龙王,龙是主宰世间万物的神灵。农耕时代靠天吃饭的先民,祈雨求水像命一样重要。他们用舞龙的形式来祈祷龙神,希冀龙能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这舞龙祈福的节日就一直流传至今。

    舞龙灯在宋朝才真正兴起。“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描述的当年舞龙灯的风采。到明朝,有圆明园舞龙灯的记载:“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清朝也记载了“圆明园”舞龙灯的盛况:“今圆明园正月十五日,筵宴外藩,放烟火,转龙灯。其制人持一竿,状如顶字。横杆两头,系两红灯,按对盘旋,参差高下,如龙之婉转。少倾则中立,向下排列天下太平四字。”

    舞龙灯是一项雅俗共赏的民俗活动。统治者喜欢,老百姓也喜欢。他们都尊崇龙,都希望龙能带来福运,这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普通老百姓的心声。

 

                               http://s12/mw690/5f6c526btd65a94f92e6b&690

                               龙阵列开
      http://s3/mw690/5f6c526btd65a9562c682&690
      龙头高昂
                             http://s9/mw690/5f6c526btd65a95d068d8&690
                             火龙的海洋
                    http://s16/mw690/5f6c526btd65a96292edf&690
                    双龙戏珠
       http://s1/mw690/5f6c526btd65a96842c80&690
       游龙戏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