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蒋平捞印》----转自《武丑张春华》
(2013-03-16 00:11:29)
标签:
京剧武丑张春华蒋平捞印 |
----------------------
改过的《铜网阵蒋平捞印》,蒋平在激烈的打击乐中“趟马”而出,此时,白玉堂已经遭难,那蒋平惦记义弟,紧紧催马,心如火焚,张春华的“趟马”如流水疾风,干净简炼。待蒋平见到巡按颜查散,知道白玉堂夜探冲霄楼的消息后,张春华为蒋平增加了叙述铜网阵的险恶,耽心白玉堂的安危的大段念词。
剧中的“捞印”一场,张春华更做了精心的处理。首先是蒋平欲往逆水寒潭捞印,卢芳依依不舍,二人相对无言,卢芳暗暗啜泣,那潜台词仿佛是说:“我们五人结义,情同手足。现在,五弟已然遇难,你今冒险下水,再有三长两短,如何是好?”那蒋平看透了卢芳的心思,为解除这位仁义兄长的顾虑,他有似嗔似劝的一大段念白:“我说哥哥,您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您忘了,我在寿山福海捉过三条腿的金蟾,今天若连这颗印信都捞不上来,我还算得什么‘翻江鼠’?”这里,卢芳不舍,蒋平劝慰,表现出弟兄之间的深厚感情,也从一个侧面渲染了“捞印”的危险、艰难。好个蒋平,见时辰已到,不再做儿女态,一句“大哥,您就放心吧!”话落手起,蒋平极为利索地脱下身上穿的褶子,迅速地掉转身体,把褶子扔给卢芳,然后一个“蛮子”-----这是侧身翻起的一种跟头-----转身亮相。列位,在下描述的这一系列动作,张春华只在一个短暂、紧凑的[垛头]锣经中连贯完成,观者正眼花缭乱际,那蒋平已然飞身下场。这一组动作把蒋平快人快语的性格及下水捞印志在必得的信心表现得活灵活现。
---------------------对“捞印”的舞蹈,张春华更兼顾了情节、人物及技巧等几个方面。张春华首先强调蒋平捞印的一切动作必须要有“水感”,与此同时,他设计了优美协调的舞蹈动作。入水前,张春华先站在相当于一张半桌子高度的一个石台之上,而后用一个“窜毛”表示蒋平跃入寒潭之中。那位说,什么叫做“窜毛”?您看过游泳时的跳台跳水吧,那个动作基本上与“窜毛”相同。用这个比喻,可见张春华使用“窜毛”技巧代表入水是十分准确的了。妙的是就在蒋平“窜毛”入水的一霎那,立时显示出了逆水寒潭的水底世界的风貌。此时,蒋平在水中搏击前进,而那逆流波浪时时冲来。张春华将戏曲中常用的“云手”动作掺入到游水动作之中,颇象“自由泳”的姿势。一个浪头打来,张春华倒退几步,紧跟着翻起一串“虎跳”----表示蒋平被浪花卷起;蒋平沉入潭底后,要浮出水面换气,张春华用双脚一踹,身体转将过来,面朝天空----表示人物浮出水面,仰泳歇息;一会儿,一个“漩涡”袭来,蒋平倒地,张春华走起两圈“乌龙绞柱”----表现蒋平被漩涡卷起,身形团团作转的样子;又一会儿,一股巨流冲将过来,“水势”汹涌,张春华迎着“水势”,翻起“倒折虎”----表示蒋平被水流冲得滚翻倒退;“倒折虎”过后,张春华屈身蹲伏,抱紧双肩,哆哆嗦嗦----表示寒潭水冷,人体难支的形状……就这样,张春华用尽各种解数,刻画蒋平挣扎于逆水寒潭中的艰苦,描摹蒋平搏击水中的英勇姿态,造型优美,形态逼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