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725篇:老北京带“坟儿”地名的由来

(2023-05-30 19:28:32)

老北京带“坟儿”地名的由来

/张铁华

北京是千年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在北京地区有很多地名,是有用数字命名的,有用门命名的,有用营命名的,有用里命名的,有用坟命名的……在这些用字命名的地名中,还有用姓命名的地名。因姓而命名的地名,比如石各庄、岳各庄、何各庄、崔各庄、李村、侯庄之类的地名。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我家祖辈和老宅就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五环外的索家坟。在北京城和京郊地区带字的地名很多,比如赵家坟、李家坟、费家坟、索家坟……我家附近这些带的地名,几乎都是清朝清人死后家族人的埋葬地,都是以墓主姓氏命名的地名儿。

说起在北京城和京郊地区这一大堆用字命名的地名中,几乎都含有一个“坟”字。据统计含有“坟”字的地名儿共有50多处,正如人们都知道的有八王坟、公主坟、瑞王坟、铁狮子坟和西直门桥往北的索家坟等等,都是用“坟”字命名的地名。

北京地名文化历史悠久,留下的历史地名是一种特殊符号,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以不同字命名的地名,是人类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紧密相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些用命名的地名和用姓氏命名的地名中,在每一个地名儿的背后都有一段段家族史的故事。

那么在北京地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带“坟”字的地名呢?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京城定都,在这历史时间长河中,会有许多皇宫大臣、贵族和有钱人死后都要选择自己家族的墓地。在北京城和京郊大地,正是这些一座座与众不同的坟墓,不断地出现了带有字的地名儿,也正是一种北京丧葬文化的特色。

中国丧葬活动(土葬)和丧葬文化,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旧石器时代。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挖拙中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前,中国原始社会新时器时代的半坡文化。在“半坡”死亡儿童多用陶罐,成人死后用瓮棺在自己家宅附近埋葬。

在我国殷商时代实行隆丧厚葬和大量使用人殉、人牲和车马陪葬。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开始大修陵墓,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从清兵入关定都北京后,由于满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有些生活讲究、节日庆祝和人死后安葬方式与汉式相近。清代丧礼沿袭了明朝“隆厚葬”礼仪,花巨资修建了皇帝驾崩后的地宫。

旧时候,我国土葬是最主要的葬式,汉族风俗主要是实行土葬。土葬是最为传统的一种送葬方式,认为人死后入土为安。民间有句老话说:入土为安”,就是说人死后埋入土中使灵魂得以安息,死者有了归属和最终归宿。

与汉族丧葬习俗相比,清初满族丧葬方式盛行火葬。清朝满族入关后,由于受到汉地风俗影响,清人死后实行了土葬转变。清朝贵族和有钱大户人又讲究厚葬,有些地方墓地成了显赫之地。

在京城郊区很多地区,许多清朝贵族和朝庭大臣人死后成为重要的选择之地,所以选墓地和守墓逐渐形成了村落。比如有钱大户选择墓地和请人守墓形成的村落,也是坟主人家和家族的坟地。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都信奉和讲究落叶归根。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人死后入土为安,“入土为安”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我国地名文化和丧葬文化源远流长,都是一种文化传承,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都各具特色。

在这些用字和用姓氏命名和地名的背后,体现了该地名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人文,也是一种地域文化,老北京地名文化和丧葬文化。

在北京城和京郊地区那些带的地名,解放后已经破烂不堪或已经不存了。人们对北京地名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保留老地名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很多带“坟”字的地名仍然沿用至今。

在北京城和京郊地区有很多地名,是人们日常生活地域的特殊符号,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记录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和前世今生,是中华文明史的特殊记录与见证,承载浓厚的文化归属感、提升爱国爱家乡热忱情怀。让我们共同携手,传承、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张铁华于2023年5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