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平台和新物种——1月21日在“科创中国”系列路演上发言
(2021-02-07 10:33:08)
标签:
平台新物种升维 |
分类: 产业发展 |
2021年1 月21 日,我作为专家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长城所等11家单位联合承办的“‘科创中国’系列路演活动第81场——新经济下的平台型企业发展政策解读”线上会议,做了题为《认知、平台和新物种》的发言,并参与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话题的交流讨论会,回答了企业家们的提问。这篇博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知、平台和新物种》发言,第二部分是回答企业家的提问。
一、认知、平台和新物种
我发言的题目是《认知、平台和新物种》。新冠疫情爆发后,平台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是抗疫成功就是平台公司的巨大功劳。中国抗疫成功主要得利于平台企业,平台经济有四个主赛道:电商、物流、社交、支付。这4个主赛道基本上都在5万亿,所以中国人可以呆在家里,不用出门就能维持正常生活。中国抗疫的技术在全球领先。疫情过程中,长城所做了很多关于疫情的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了认知的提高。
疫后最大的遗产是认知升维。疫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新经济来临,这些经济催生了认知思维,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核心是认知升维后的经济。我们来回顾一下认知变化的历史:在农业经济时代,认知是千年不变的或千年才能发生变化;工业经济时代,认知是百年才能发生变化;后工业社会,认知是几十年一变;疫后,新经济时代来临,认知每年都要发生变化,新经济的核心是认知的变化。新一代企业家,尤其是平台经济的企业家,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都是因为他们在认知上的超前,他们走在了这个时代的最前沿。中国的高新区、科技园区、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都要向他们学习,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新物种要参与到全社会的新治理中。现在经济上最热门的,第一是新物种,第二是新赛道。云账户和优客工场都属于新物种,做的就是场景创新、开辟新赛道。新时代要开辟新赛道,它必须有一个改变世界的场景。它要想做成这件事、产生更大的影响,就要参与到全社会的新治理中。认知的变化方方面面,对企业来说,对于高新区和城市来说,新物种、新场景、新赛道、新治理是根本,要做好这些都需要下更多的功夫。长城所今年推出了“新经济五日谈”,每一期都有五讲,一共有200多次课程。现在中国科协做科创中国,根本上就是推动认知创新。另外,长城所做新经济治理或者新经济已经做了10多年,疫后发现有个根本性突破,就是关于新物种。长城所前十五年做中国瞪羚报告,最近五年做独角兽报告,去年开始做哪吒报告,在疫情最厉害的五六月份,我们做了一个课题,研究这些东西应该怎么理解,结果发现新经济出现了新物种。
生物学中物种出现有三个变化:基因、环境和隔离。新经济新物种完全是按照这三个变化出现的:第一,基因。基因变化的根本是数据驱动,数据成为一个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第二,环境。最近这些年中国各地政府都强调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就是生态的好坏,一个好的生态更适合创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出现新物种。中国科协现在搞科创中心的区域试点,我觉得首先应该考察当地的创业和创新创业的环境与生态。第三是隔离。隔离主要是由场景创新、新赛道和新治理构成。
关于隔离。首先说场景创新,场景创新与过去的产品创新不一样。场景创新更多的是要来自实践,而且场景需要实现改变世界的新场景。科学家应该参与这个场景创新过程中。第二是新赛道。新赛道不是过去所说的产业。新赛道一定是跨界的,一定是爆发成长的。第三是新治理。新物种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参与到新治理中。新经济时代改变了,越来越多新物种企业参与到新治理中。平台企业最大的作用就是参与新治理,中国经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新治理,同时对平台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科技资源参与治理。说得更彻底一点,就是科学家能够充分的利用平台参与到治理中,这是科创中国的最大任务,也是所谓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任务。中国科协现在准备做这个探索,我希望云账户、优客工场以及很多的金融企业、平台企业都能参与到这样一个伟大的创业过程中。现在看优客工场和云账户做的都是基本的创业空间和新的灵活就业,再往前做就是科学家,也需要生态化。云账户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说它会做零工,使员工灵活就业,实际上他开拓了生态化的工作体系,这是最伟大的改变世界的场景。我希望云账户能够再创办再高端的参与到科学家为新赛道、新场景服务的体系之中。
现在中国高质量发展最前沿是中国现在有200多家独角兽,有200多家潜在独角兽,有100多家哪吒,他们构成了中国新经济企业的核心,而且这些企业的核心都是平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特点是越来越走向未来,产业有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突破,这些都要求创业者要大量的吸收来自科学界的声音和技术,科学家应该参与到新场景、新赛道、新治理中。如果这件事能完成,中国的科学技术一定在全球引领。某种意义上,现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应用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低位,但是基础研究和原创仍有很大的距离,跟着美国、欧洲去学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创造新的模式、创造新的智力,中国的原创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我建议中国科协在新场景方面提出来中国新时代的“两弹一星”,在新赛道方面去发展未来产业,在新物种方面走在全球的最前沿。正是在这个意义下,怎么利用平台企业、培育平台企业是科创中国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
二、回答企业家的提问
1、云账户(天津)董事长杨晖:平台经济企业都逐渐从一个新生事物、新动能向构建我们国家全产业和经济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迈进的过程中,我们推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我想听听王德禄所长的一些指导建议。还有平台企业能做什么?政府可以做什么项目?
我的回答:听了前面你的发言,我感觉你们云账户是一个独角兽,是新物种。长城所在天津发现新物种,结果没发现云账户。作为新物种,你需要给人类做出来改变世界的新场景。你这个场景我认为是零工,即灵活就业。你开辟了新赛道,这个赛道将来会有更大的市场。此外,你要参与新治理,现在你只是参与到天津,下一步应该参与到劳动人事部,参与到市场监管总局、工商局。有机会我们沟通一下,公证一下,你参与的新治理越深,你的市场就会越大,而且你履行的社会责任越强,你的市场的范围也就越大。
你开辟的是什么?你做出来什么场景?这些都是你通过认知往前走。首先,我觉得云账户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超级独角兽,这样从最低端的民工到最高端的科学家,你都能做。第二,你能从天津人做到北方人,然后做到南方人,这不是很容易的场景,因为南方人的做事规矩和北方人有很大的差别。第三,要做到全球,对你来说就是要去开发新的场景。现在你的第一份产品是爆发成长,非常好。下一步你应该做新的产品突破,包括在科创中心里面起什么作用,对中国人的就业仅仅是灵活就业是不够的,他们新的用工怎么走社保,怎么建立社保体系,都是值得探索的大问题。
2、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张金辉:咱们刚才讲的在新物种、新赛道、新场景和新治理方面,从科技园区的角度,结合这些实际的产品治理,请您帮我们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我的回答:软件园对我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我经常去软件园开会,和那里面的很多企业有交流。我觉得软件园是中国创新创业的高地,这里面新物种非常多,现在全球新物种最多的是中关村,超越了美国硅谷。整个中关村的新物种是每年有80多个,现在北京市领导都十分重视这件事。培育新物种应该是软件园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不知道软件园是不是属于中发展的,前段时间中发展开了一次十四五发展讨论会,我参加了会议,重点说的问题是中发展十四五期间该怎么走,期间我也提出软件园在新物种培养方面要下点功夫。软件园是比较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场景突破不光是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去找落地的场景。北京出台了好几个场景的文件,软件园应该把这些文件,尤其是市领导非常关注的文件,把这些突破性的场景尽量地交给正在培育的新物种企业。
最近有几件事,一个是医渡云上市。现在石家庄和北京,医渡云的大数据支撑着抗疫,这个事就叠加了,就有可能实现增速翻一番,价值很高,而且现在成了热门。第二个是声智科技,北京市的这些新冠检测基本上都是在声智科技这个平台上。一年以前,它还是个很小的企业,现在飞速发展成一个独角兽。这些都说明独角兽的成长依托的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大的场景,它靠的是这些新场景。现在软件园的生态没有问题,需要提供场景,也可以和人员合作,把各地都在做的场景清单中的每个场景尽量和你们的创新经济新物种企业对接,这是培育新物种的最主要的方法。第三个新治理,这些企业一旦到了这种阶段,它就涉及到很多治理问题,也是软件园需要拿这些问题和城市的各级政府去对接。软件园从成立到现在不停的走在创新的前沿,现在是个新认知时代,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场景式治理,用技术去打造场景,用管理治理超前来培育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