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发展集团“十四五”应该往哪里走?——12月19日在中发展十四五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标签:
中关村发展集团十四五平台新场景新物种 |
分类: 高新区与区域创新 |
2020年12月19日下午,我到中关村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中发展)参加了“中关村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会”。中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长山主持会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常务副部长姚卫浩,北京大学教授刘宏,中关村E谷董事长姜珂,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石俊娜等专家,以及中发展总经理宣鸿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应该怎么做,我在会上主要讲了四点看法:一、中发展应该更加生态化、更加是个平台;二、中发展要搞新路子;三、中发展要做区域经营;四、中关村论坛要做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坛。
一、中发展应该更加生态化、更加是个平台
中发展往哪里走,决定了中关村往哪里走。我认为,中关村在全球排第一,比硅谷还要强。因为中国的创新动员能力充分体现在中关村,中发展的成立是中关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个大的举动。中关村厉害是因为中关村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中关村时刻在研究如何做改变世界的场景、如何做新型的研发。中关村创新动员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关村管委会、海淀科学城、中发展,现在中关村的感觉是企业家不管你们三家怎么玩,他们自己玩,但是你们三家怎么玩是问题的关键。平台公司做得最好的是张江,一个小楼是张江集团,一个小楼是管委会,无论说什么,都可以联动,不用单独找管委会说。苏州工业园则把中国优势和国外优势完全组合到一起,把淡马锡的逻辑全用上了,也是用的好的。现在到了新经济阶段,到了用数字驱动的阶段,只有中关村可以创造新经验,只有平台公司可以创造新经验。我认为,平台公司应该设定一个目标,应该做全球引领的事情,不是学习硅谷,而是创造新经验。
中发展应该更加生态化、更加是个平台。价值链分解是中关村刚成立的时候,价值链整合是十年前出解决方案,现在是平台运作的时候,不是要打包,而是要找突破点、找服务的亮点,要做出平台,要爆发。这个时代,平台和独角兽都要依赖生态。没有生态,不可能爆发成长。中关村已经有很好的服务生态,中发展怎么去和生态合作,怎么去成为生态的领头羊,怎么实现爆发?长城所十五年来都在提瞪羚、五年来都在提独角兽、2019年发布了哪吒报告,我希望长城所和中发展联合发布一个中国的报告。新物种全是0到1,我希望与平台公司合作,每年发布报告时都会和企业对接,做这个投资就是投资未来。这是我说的第一件事,中发展应该更加生态化、更加是个平台。轻型、服务、机智的核心是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就跟不上时代。
如何引领?最近刘鹤对北京做创新中心提了一些要求,我和王小兰正在研究搞新路子。新路子在哪里?未来已来。现在的新物种搞的是新科技、新研发、新的未来产业。最近长城所做哪吒报告,我发现有九个企业做的是商业航天,做卫星,我听了感到很吃惊。凡是潜在独角兽比独角兽未来感强,哪吒比潜在独角兽还强,就是用两三年用新技术做未来产业。用新路子做的企业是未来企业。中发展十四五规划不要做太多的事情,核心应该是怎么做白菜心(即研发等关键产业)、怎么做创业,怎么引领,科技自立自强。中发展要提升认知,重点强调新物种、新赛道、新场景、未来产业,四大产业中要做跨界、引爆,产业要做爆点。
三、中发展要做区域经营
中关村什么可以拿到产业中去说?就是产业和空间的关系。中关村发布了一个文件,中关村一区十六园,要探索产业促进的新模式。如果中发展做产业促进,不光要在产业促进方面有投入,而且产业发展后要进行产业分利。过去做产业促进,只会分房地产的利,不会分产业共治的利,现在成都等很多高新区都在做产业共治,这也是中发展能做的。产业促进一旦完成,有投资产生利润,有房地产产生利润,还有税收产生的利润。要成长以后的利润,这是产业共治的核心。平台公司参与产业促进的发展,要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做新治理。新治理是平台公司发挥作用的一种新动力。
四、中关村论坛要做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坛
下一步中关村论坛要搞一个革命性的工作,搞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论坛。我认为中关村论坛应该做认知升维,要搞新经济、新认知,让独角兽唱主角。体现中关村的是这些独角兽做的新场景,都是改变世界的新场景。中关村到现在还没有建成新场景展示中心。每个独角兽、每个新物种都做出来了改变世界的新场景,中关村有上百个改变世界的场景,要把这些内容都展示出来。前段时间,我到协同中心开会,他们展示了两个新场景,我觉得不错。平台公司就是要把中关村新物种、新赛道、新场景的发展成果展示出来,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新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