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下午,我和陈文丰参加了长城战略咨询成都业务中心揭牌大会。我们邀请了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成都高新区、国内一流科技园区和四川省内高新区来参加这个成立大会,地点就设在我们环球中心办公地的会议室。成都业务中心从去年10月开始运作,是我们在国内布局的第五个业务中心。这次会议的名称是“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研讨暨长城战略咨询成都业务中心揭牌仪式”。
一、成都业务中心半年的成绩
我在成都听了周涛对成都业务中心这半年来的总结,认为他们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川渝地区扩大了长城战略咨询的智库影响力。来蓉以后,他们把握住了国家
“双创”的大机遇,贯彻了我们长城所“研发-精品-生态圈-葡萄串”的思路,通过为客户打磨出优质的精品项目,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锻炼出了一支能够在新
经济条件下提供高端专业咨询服务的队伍。半年来,他们和成都高新区开展了比较深入的合作,在示范区规划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研究、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
创业生态理论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期间,我也在《成都日报》上发表了《成都高新区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核心是培育
创新创业生态》的文章。成都业务中心通过这些项目,把长城所的理念跟当地的发展需求结合了起来,与成都高新区在发展新经济的道路上实现了合作共赢。除了成
都,他们也跟重庆、昆明、泸州、德阳等一些地方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以后会逐步把我们对新经济的思考和研究服务带到越来越多的地方。
二、成立大会的情况
大会分四个部分,一是周涛介绍了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理论研究,二是陈文丰对成都业务中心进行了介绍和展望,三是为成都业务中心揭牌,四是出席嘉宾发言。
陈文丰在介绍的时候,对成都业务中心的定位是市场对接平台、项目运作平台、区域服务平台,是作为总部业务在区域的延伸,以便靠近客户的需求。他提出业务中
心的四个拓展方向,就是围绕一个区域打造商业模式实验室、瞪羚企业俱乐部、科技服务平台,以及与地方共建研究院。通过把这四项服务在成都区域逐渐落地,长
城所的定位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是从新经济领域专业的咨询机构向创新服务平台转变。
与会嘉宾大部分都是长城所的老朋友,他们对长城所的工作表达了高度认可,并且希望能够和我们开展更多合作。成都高新区的领导很高兴长城所在这边落户,认为我们这几年作为新经济的智库,为他们提供了高水准的咨询服务,合作十分愉快。
三、我在成立大会上发言
我主要借这个机会,谈了长城所的转型。
我们原来的风格是低调、独立、科学,但这次趁着成都一流园区的会议,我们下了功夫准备成都业务中心的成立大会,而且邀请了四川各地高新区来参加。为什么这
样做?就是因为我们正在转型,转向做平台业务,包括创业者平台、瞪羚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研发平台。作为外地中心,成都业务中心首先是把总部的业务全面往
川渝渗透,让各地高新区来参加这次会,更多的体现平台的作用。
长城所的第一个客户是新希望,我们一到成都,我就想回想起了当年与新希望的合作。我们合作的前三年,新希望从2个亿发展到200亿,这是我们第一次体会到企业的快速成长。现在,很多独角兽企业出现爆发式成长,我们长城所的咨询能够帮助这种爆发式成长。
我们成立成都业务中心以后,下一步要发展成都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实验室,这是一个为创业者服务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发现伟大的创业者。进入这个平台有三
道关,首先有一个进入的门槛,进来以后要经过一个月的打磨才召开头脑风暴会。召开头脑风暴会的时候,会有多位高手参加,包括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技术专
家、政府官员等。成都实验室建立后,要吸引成都高新区和省内其他高新区好的创业者来,来开头脑风暴会。
我从事咨询二十几年,坚持做第二方,现在终于在创新的浪潮中转变了思想,改做第三方。创新创业生态就是若干个平台。任何一个地方要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都要
有若干个很有力量的平台,这个平台不是事业单位,而是市场化的平台。如果一个地方有若干个这样的平台,就能打造出更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