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青岛:话乡情,说创新

标签:
青岛市南区独角兽瞪羚众创空间 |
分类: 与创业者谈心 |
2015年7月25日,我应青岛市政府之邀到青岛做了一场题为《众创空间与“互联网+”:如何引发爆发式成长》的演讲,第二天我又到市南区参观了众创空间,在青岛期间插空和老同学、亲戚朋友见了几面,这次回青岛看到家乡政府能如此重视创新创业,我很欣慰也很激动。我的这篇博客分三部分:一、青岛如何引发爆发式成长?;二、青岛如何发展众创空间;三、我的故乡:旅游城市如何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下面是我博客的主要内容:
一、青岛如何引发爆发式成长?
这次到青岛我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主题为“新经济、新增长:动力.业态.模式.展望”的专家座谈会。在会上,我发表了题为《众创空间与“互联网+”:——如何引发爆发式成长》的讲话,并与现场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演讲的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新产业引领:”互联网+”;第二,创业试错:众创空间;第三,爆发式成长:瞪羚与独角兽。最后我针对青岛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学习深圳的彻底转型和杭州的高端链接;第二,青岛要抓好互联网+的机遇,将终端、电商和海洋位置服务等领域作为发展重点;第三,青岛要积极开展众创空间建设,重视高端链接和天使投资,我特别强调要增加创业者的数量,提高创业死亡离,只有这样瞪羚和独角兽才更容易出现;第四,青岛要尽早启动瞪羚计划,开展筛选、政策支持和年度报告工作。
我的演讲取得了圆满成功,青岛市的张市长和科技局等各委办局的领导对我讲的内容也很感兴趣,张新起市长希望我能密切关注青岛市瞪羚和独角兽的动态,科技局的领导也表示以后要加强与长城所的合作。当天晚上,我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答谢晚宴,参会的专家、部分企业家和青岛市主要领导都出席这次晚宴。席间,张市长和科技局姜局长又一次肯定了我白天演讲的内容。
二、青岛如何发展众创空间
在我演讲后,青岛红领集团张代理总裁作了回应,他对最近出现的独角兽很有感触,他讲了他参加猪八戒网融资的一些情况。我说红岭是一个互联网+的企业业态,应培养成独角兽,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说他现在就是独角兽。晚上吃饭时,我与张代理总裁聊得很投机,他邀请我第二天去红岭集团参观。后来我了解到红领集团的总部在即墨市,离得比较远,而我的行程也比较紧张,所以最后只能放弃去红领集团参观。第二天的行程改成了参观市南区的众创空间,市南区周国栋副区长和科技局刘静局长陪同我参观了创联工场和创意100产业园。
第一个地方是青岛创联工场,一个原来做商务服务的公司,现在开始做新型孵化器,大约有4000多平米的空间,主要开展创业者交流、互动营销以及创业服务等业务,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团队入驻。创联工场的负责人说,他们最大的特色在于对网络的充分利用,探索网上的众创空间。我建议创联工场的管理团队到中关村创业大街去看看,多和其他的创客组织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创客资源的互动。
第二个去的地方是创意100产业园,我看了之后感觉这里才是真正体现创客精神的地方,其中的一家企业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创意ATM(创意提现),这家企业主要是通过众包的形式将一些稀奇古怪的创意实现成产品,每个人都可以对创意进行修改、完善和命名,由网友来决定最终选择哪个方案。创意100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典型园区,和北京的798有相似的地方,但创意100里更多体现创客精神与众创空间的感觉。我希望对创意100进行众创空间的改造,保持创意100的活力,引入更多的创业服务。
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在发展众创空间,我在对青岛众创空间的建议中,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第一,众创空间要与创新高地进行高端链接,众创空间本身的建设也需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高端资源的介入,至少应该有中关村成功创业者的天使投资,有比较超前的创业服务商业模式。第二,在青岛建设众创空间不宜过多,而应做出精品,众创空间应该是多种类型的创业服务集聚的地方,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多样化、全方位、集成化的,要能满足创业企业的各种需要。第三,众创空间的每一项服务都应该是开放的,要以举办活动的质量和数量来衡量众创空间成功与否。总之,众创空间应该达到三个要求:创业者的高端链接、创业服务的多样化集聚、创业活动频繁有人气。
三、我的故乡:旅游城市如何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青岛是我的故乡,虽然我离开青岛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我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这次青岛市政府邀请我到青岛演讲,我毫不犹豫地将公司的半年会往后推迟,临时更改了行程。这可能是我真的很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的缘故吧。
这次回到家乡,原计划要到我二姐家吃她亲手包的饺子,但由于种种原因泡了汤,只能在宾馆抽空见了见我二姐、表妹、外甥等一些亲戚,看到她们过得都很好,我也很高兴。这次回乡我也见到了很多人,中午市南区周国栋副区长以及科技局刘静局长等一些领导请我在开海饭店吃饭,我突然想起自己年初回青岛的时候买了一本书——《台西镇》,因为我从小在台西镇长大,这本书让我看的很过瘾,于是我提出能否请这本书的编辑和组织者来共进午餐,他们就请来了现任市南区政协副主席周红女士,周主席专门赠送了我一套讲述市南区历史的丛书和杂志。我们吃饭时,一会儿讲市南区众创空间,一会儿讲市南区的历史文化,市南区希望我以后多回来参与市南区的创业发展,周主席邀请我多写一些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有意思的是,同时在开海饭店就餐的还有一桌是我的中学同学,其中有双星集团党委书记王增胜,他是我的发小和初中同学。我没想到的是在这看到了好几个同学和朋友,有高中一班的王西波,在高中时,我们都属于愿意学习的同学,经常交流学习体会,我在工厂工作时他也在蔬菜公司工作;还有一个高先锋,一看很面熟,至今还不知道他到底是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还是高中同学,好像是我的小学同学?
在这次青岛的演讲中,我几次讲到青岛历史中最辉煌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各界名流,包括清朝的遗老和作家都纷纷到青岛,使青岛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我为什么要讲这段历史?就是希望青岛在新一轮创新创业中能进行高端链接,吸引全球的创新创业者来青岛创业。
最近几十年,我的主要精力都在考察全球的科技园区,在考察中,我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凡是宜居的城市、旅游的城市都适合创新创业,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硅谷是如此,深圳是如此,最近崛起的杭州更是如此。我认为,旅游城市做创新创业高地具有先天的优势,青岛在这轮全国的创新创业竞争中,能否成为“北方创业之都”,能否扮演“北京后院”的角色,需要青岛市政府和各类创业组织者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