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津冀科技创新之路

(2015-08-28 10:57:16)
标签:

京津冀

王德禄

中关村

城市群

石家庄

分类: 科技管理

      未来的京津冀城市群,到底在全球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在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看来,京津冀城市群正面临着这样的历史机遇。在王德禄看来,目前中关村区域的创新能力已经排在全球第二,创业数和硅谷差不多,每年上市企业数量超过硅谷,经济规模在快速成长。因为世界最大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社交化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在中国大量出现,这次可能是走在全世界前面,这是新经济带给京津冀城市群的历史机遇。“京津冀的问题,主要是冀的问题,也就是说河北发展落差过大。”王德禄说,由于观念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的问题,使得河北无法走高端路线。要实现协同发展,京津冀首先要实现共同创新,让北京的自主创新不是一地的创新,而是京津冀整个区域的创新,走创新驱动之路。就像硅谷的发展趋势一样,它的创新资源,越来越多向加州进行全面的辐射。所以,解决京津冀问题主要动力来自北京中关村,需要将中关村的天使投资网络、孵化器网络扩展到石家庄、保定去。

    中关村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中发展)这个北京市全资的国有企业,是一个连接着诸多高科技企业的平台公司,承担着输出中关村平台和经验的使命。中发展正在筹备成立中关村区域合作基金,未来将与北京周边的各个城市合作,设立若干子基金,吸收社会资本,将中关村企业的科研成果在各周边城市产业化,并在这个过程中,输出中关村的政策和经验。

    王德禄举例说,比如当下的中关村和成都,就在手机游戏产业上实现了高度的连接。现在,很多手游产业布局在了成都,资本却大多数来自中关村,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与成都的创业者们有着高度频繁的互动。这将为中关村的创新资源辐射到河北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支持。

    比较河北和天津,他们都有和北京深度连接的产业基础。王德禄说,石家庄有较为雄厚的医药产业基础,双方可以在生物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上展开密集合作,很多项目可以在北京和石家庄两地互为基地。

  而形成这样的机制,并不是依靠单纯的投资,而是靠创业。如果两个城市之间有高度的互动,那么最为核心的是人——跨区域创业者——他们可能将初始研发和中试的环节放在两地,人才之间高度互动,依靠便捷的交通和物流网络穿梭两地。只有这样,两个城市之间才会形成较深的协同效应。

王德禄说,或许有一天,石家庄有了中关村生物CRO协会,中关村也有了石家庄生物CRO产业联盟,两地都形成了来自于对方的公司集群,才标志着两个城市在这一领域内,实现了高度的产业协同,两个城市便真正实现了一体化。

——本文摘编自《经济观察报》2015年4月27日发表的文章《010大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