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城市三大新趋势

(2013-08-28 10:13:01)
标签:

研究工作

物流管理

政策

社交

城市管理

分类: IT与知识管理

    8月7日,长城所正式成立了智慧城市咨询部,部门成立会上我谈到中国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新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将呈现出充分应用社交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变政府主导而转向市场化建设的新局面。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各地方政府的独舞,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社会信息化应用和城市管理系统层出不穷,建设模式单一,建设效率也偏低。智慧城市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规模越来越大,政府的力量将不足以支撑城市的智慧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社交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将以席卷之势渗入到城市管理和服务建设当中,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而且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政治、社会、管理、经济等各个层面,尤其是在以社交化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更加倾向于以市民为主体的开明式发展模式,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必须接受和容纳更多民众的互动式参与。总之,智慧城市将呈现出充分应用社交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逐渐走向市场化的,公众互动式参与的发展新局面。具体而言,智慧城市的内涵: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城市服务、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公开。

智慧城市三大新趋势

一、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

    近期互联网领域掀起了社交网络的发展浪潮,社交网络囊括了以人与人之间交流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推动互联网扩展为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平台,社交网络渗透和融入到互联网的每个应用当中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方式,也将会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形态。智慧城市越来越需要公民的互动参与,发挥其公民主体的作用,因此我认为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对此提到了两个成功发展案例。

    选举中的社交网络: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各候选人纷纷借助社交网站作为宣传他们竞选口号、吸引选民的阵地,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等。

    北京12345热线:热线开通互联网和微博座席,实现电话、互联网、微博、短信等多渠道的综合受理;能够通过视频会议、手机短信、移动终端、语音电话等方式调度和协调处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事务。

二、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服务

    当前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物流、金融等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催生了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革,《物联网世界》中提到:物联网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高度寄生并依附在现有的成熟的信息化产业当中,而中国城市管理服务方面,是最切合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现实条件,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物联网技术应用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是美国哈德森河生态系统保护恢复计划,在北京用的较典型的是朝阳区垃圾物流管理系统。

    美国哈德森河生态系统保护恢复计划:布置由移动和固定无线传感器组成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负责收集传送流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实时数据,并借助IBM的新的“流计算”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流进行检查处理,为修定区域发展政策和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朝阳区垃圾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在垃圾楼建立称重系统准确分析各楼宇和商户产生的垃圾数量,在垃圾处理厂建设WSN智能称重系统与环卫中心GPS相沟通,为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和垃圾收费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三、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公开

    数据开放是未来政府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数据服务的一个趋势,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将会越来越多,但只有政务信息公开之后才能发挥出数据资源的巨大价值,才能为企业和公民提供资源服务。新的发展阶段,政务数据的开放将会呈现出借助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数据服务方式。数据开放方面,美国政府Data.gov是目前全世界建的最好的,北京的Bjdata.gov也在完善当中。

    Data.gov网站:其首要目标是提供易于发现、访问和理解的数据,并使用高价值、可以机读的数据库,改善联邦数据的利用率,进而推动政府透明化,提升行政效率。Data.gov提供各种数据及标准数据结构,方便用户下载数据,参与政府事务,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消除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建有数据目录中心,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数据,提高数据检索能力。

    北京Bjdata:提供北京市政务部门可公开的各类数据的下载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