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举办、西安科技企业加速器承办的“全国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西安高新区隆重召开,有大约50多名代表参会。我在会上重点讲了新经济发展与企业加速机制两件事情。

这次来西安的飞机上,我和陈文丰、王志辉讲到,我有种穿越的感觉。何以这样说,是因为2200年前,秦王朝在这里开创了郡县制与井田制,开启中国千年帝制,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今天,我在这里讲新经济与瞪羚企业加速机制,这是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机制问题,在我看来,新经济相当于郡县制,企业加速机制相当于井田制,跨越千年,却似乎异曲同工。
一、中国与新经济
我最近研究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和瞪羚企业,基本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已经到了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即全面向新经济转型的阶段。中国在新经济方面,创业企业、瞪羚企业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但高技术大公司还没有发展起来。
第一,在创业方面,中国当前是全世界创业最活跃的地区,硅谷每年有15000家新创业企业,中国的宁波每年有25000多家新创业企业,北京每年是9万多家新创企业;
第二,中国的瞪羚企业数世界领先,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举几个例子:一是中关村连续五年上市企业数超过硅谷,2009年中关村有39个,硅谷只有2个;二是美国纳斯达克连续四年以来,其中有3年中国的上市企业比美国多;三是中关村连续10年,每年有100个过亿元企业,最近这几年是连续150多个,这个数字是让人震惊的,我也希望各地高新区的管委会去认真统计这个数,应该统计每年超千万、超5000万、超亿元企业数,因为这个数和瞪羚企业最为相关。
中国在全世界创业企业数最多,瞪羚企业数最多,但是中国改变世界的大企业很少,而在美国硅谷,这样的大企业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涌现出来,中国却没有。现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把培育大企业作为主要任务,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大企业是从创业开始的,是从原创开始的。现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原创!原创从创业开始,从技术转移开始,只有在创业阶段诞生原创,诞生原创新兴产业,才能诞生真正改变世界的大企业。
二、高新区与加速机制
我在中关村每年都接触很多瞪羚企业,中关村的各级领导一旦发现瞪羚企业,也是给予多方关注,这些企业如果发展顺利,基本都能上市。
我们的高新区,需要去发现瞪羚企业,给予瞪羚全面的支持。瞪羚企业有两个外在的表现,就是中关村关于瞪羚的口头禅,叫做“搬家搬家再搬家,招聘招聘再招聘”。在中关村,搬家是个难题,招聘也是个难题。中关村的瞪羚企业往往招聘1000-2000人,招聘往往成为和政府谈判的核心问题。搬家很频繁,招人很频繁,这样的企业就是高成长企业、就是瞪羚企业。
一旦发现瞪羚企业,政府能干什么?自从有了加速器概念后,政府就提前为瞪羚企业建设了加速的空间,使得企业在搬家时能够一步到位,而且能够减少很多扯皮的时间,这是加速器产生的最初的原因。我在西安看到很好的地块留给加速器、留给瞪羚,这是最最正确的,各个地方都应该如此。
但是仅仅为瞪羚提供物理空间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加速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要把高新区的政策在加速器集成,将资本、技术、人才等核心要素政策都向加速企业集成。我们的高新区一开始重视孵化器建设,现在要开始重视加速器建设,这是高新区一切工作的基础。
高新区只要抓住创业阶段的原创,成长阶段的加速,高新区就能成为中国的增长极,高新区干了多年的结果就能在这里显示出来。中关村现在是每年100个上市企业,一流园区将来的目标是每年要有10个上市企业、创新型园区要有3-5个上市企业、特色园区每年至少要有1个上市公司。到这个时候,中国的高新区就真正成为中国的增长极,在这里,不断诞生原创企业,不断产生原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出改变世界的大公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