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南亚】迷人的斋浦尔旧城

标签:
印度斋浦尔城市宫殿旅游 |
我置身在印度斋浦尔的旧城中心,「风宫」(Hawa
Mahal)的前面,环顾四周景物,几乎是清一色的粉红,无论是房屋的墙壁、门窗、穹顶,或者街道上的商店、摊档,甚至连厕所都一样。
风宫屹立在旧城中心皇宫前的繁华大道上,整座建筑采用红色砂岩,共有五层,犹如一幅巨大的扇形屏风。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当你站在宫殿里面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感觉有风吹入。它最为人乐道的是设计线条优美,独特的屏风上面有九百五十三扇半镂空的窗户,如同蜂巢一般。在粉红的底色上,勾勒出白色的边框和图案,增添不少典雅的气息。尽管我来的这一天,外墙架起竹棚进行维修,仍然遮挡不住它的迷人风韵。
导游说明当年兴建风宫的目的,是让妃嫔仕女们毋须抛头露面,只要站在窗户后,就可以将外面热闹的花花世界尽收眼底,不必担心容貌被外人窥见。
导游表示,它内外镶嵌不少玻璃,因而每当皓月当空,在月光映照下,反射的光芒犹如天空中繁星闪烁,令人听了悠然神往。
旧城除了这堵分隔两个世界的「屏风」外,还有个著名的崔波莱市集(Tripolia
Bazar),有不少商店售卖各种布料和美丽的纱丽,当然更少不了印度人喜爱的金饰珠宝店铺。印度人喜欢到这里为女儿办理嫁妆,旅客也热爱在这个集市选购纪念品。
旧城历尽无数的风风雨雨,依然散发中古世纪令人心醉的迷人风貌,要归功于萨瓦伊斋辛格二世和孟加拉国籍的建筑师查克拉瓦提(Vidyadhar
Bhattacharya)。他们按印度古老的建筑著作Shilpa
Shastra为蓝本,并将旧城分成九个矩形区域,呼应天文上的九大行星。被城墙团团包围的旧城共有七座城门,为了方便当时用大象接载王室贵族的进出,所以城门开得特别高大。导游为了让我更加了解,特地开车逐一穿越七座城门,我留意到每道城门的规模大小不同,风格则一致为莫卧儿和拉贾斯坦两者的混合。
旧城还有基本的防御功能设计,它的主要街道笔直宽阔,相反的,其他的横街巷弄就非常曲折狭窄。当敌人入侵时,城内可随时分为数个防御区域,力拒来敌入侵,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睿智和缜密的心思。
城市宫殿(City
Palace)建于一七二九至一七三二年之间,占地面积几乎是旧城的四分之一,里面有庭院、花园和宫殿,此后多年来又经过其他王公的扩建维修。宫殿内唯一未刷上粉红色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它是王公的住所月之宫殿(Chandra
Mahal),此处并未对外开放,只有一楼作为博物馆展示王室家族拥有的地毯、手稿等陈列品。至于宫殿内其余大部分的建筑,则多为博物馆。
我按参观路线顺序入馆参观,首先是接见来宾访客的迎宾宫殿(Mubarak
Mahal),陈列历代王室的衣着饰物、纺织品和乐器。当中有一袭特别宽大的丝质长袍,曾经由萨瓦伊玛多辛格一世(Sawai Madho
Singh
I)穿过,据说这位王公身高两米多,体重达两百五十公斤,有如日本相扑选手的巨大身形,他还拥有一百零八位妻子,真非等闲之辈。
后面是公众大厅(Diwan-i-Aam),过去是王室与群臣的议事厅,后改变为美术馆、军械库,收藏印度教的神迹文本,各种镶嵌有宝石珠宝的武器珍品,和一些旧式重型铁炮等。
私人大厅(Diwan-i-Khas)位于内苑,入口有两个大理石象雕,内苑的建筑外墙、私人大厅和柱廊都以粉红色为底,画上白色花纹图案,看起来较风宫更为美观精致。大厅两旁放置两只世界最大的银壶(Gangajalis),每个银壶分别用一万四千枚银币熔制,高约一米六,各重三百四十五公斤,可盛载九百加仑(4,091公升)的水。这两只银壶可是大有来头,是玛多辛格二世在一九二年远赴英国参加爱德华七世加冕礼时,用来盛载恒河水供他沿途沐浴使用的,印度王公贵族的奢华之风可见一斑。
───
新书预告:我的印度旅游新书《印度印象》即将出版,内容涵盖我在2013-2016年间3访印度16个城市,参加印度传统豪华婚礼、见识恒河上的生与死、探访孟买贫民窟……等难忘经历。届时欢迎旧雨新知捧场指教。
前一篇:【老邓和南亚】黄砂岩上的城堡
后一篇:佳节愉快,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