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中国】登长白山临天池(一)

标签:
长白山天池旅游 |
2011年夏末,老伴随团参加「登长白山访天池」活动,被如仙境般的风景所感染,回来后经常在我面前提起她那次旅游乐趣,一遍又一遍地向我念叨那是人生必游的名山之一。
多次聆听精彩描述,早已让我内心产生一种不可抵挡的萌动,不自觉地深深向往那座被誉为「关东第一山」的长白山,终于,我迈开了登山的第一步。
我在二道镇度过一夜,一觉醒来见到窗外景物新添一层新雪,屋檐挂着晶莹的冰凌,是昨夜一场鹅毛大雪的杰作,我不免心里惴惴不安,担心积雪封山影响当日登山行程。
老伴常说要登上山峰,窥探天池仙景,光靠体力还不行,得靠一点缘份,因为长白山天气终年变化多端,阴晴不定,尽管在山下见到艳阳高照,但到山上时却是浓雾缭绕,把天池闭锁住,无法尽览天池周边景色,每年遇到这种景况不得不望「池」轻叹的旅客大约有70%之多,我唯有默默祷告,祈求老天爷帮忙,让我顺利「直上人间第一峰」。
长白山是中国近代活动的三大火山群之一,最近一次的火山喷发已是300多年前的事了,目前处在休眠状态,但仍不断有地质的变化。长白山自古有「白头山」之称,因为山顶经年被白雪覆盖,所以才得此名。我们常把东北叫做「白山黑水」,指的就是长白山和黑龙江。
神奇的地壳运动,造就长白山的奇特和气势恢宏,小王称长白山一年四季风景各具特色:「春可踏青,冰凌花和杜鹃在冰雪间傲然怒放;夏可赏景,高山大花园姹紫嫣红;秋可观红叶,长白山上五彩缤纷;冬可玩雪,茫茫雪原银装素裹。」建议我每季都来游一遍,这样才可以领略到四季各异的景色。
登长白山临天池有三条路线,分别是从南坡、北坡和西坡上去,不过从十月开始,南、西两条路线已关闭,要待来年新春再重开,我们唯有从北坡登山,这儿是最早开发的长白山旅游景区,而且景点最多。我们还未等到登山公路重开的消息发布,就已经迫不及待驱车出发,开进了长白山的山脚。
冒着外面毛毛的飘雪,我们进入北坡自然保护区。小王告诉我,长白山的山势高耸,地形起伏变化很大,构成极具特色的山貌与生态环境,从山下到山上,随着山势的高度、气候和土壤等不同条件,呈现出四种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带(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zone),依次序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山下是茂密的原始丛林,山顶则疾风重雾,几乎寸草不生。短短几十里的登山路程,让我们看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景观,有如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样,所以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名句。
我们穿越了有美人松之称的长白松树林,这树种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只在此处可以看到。长白松长得亭亭玉立,超凡脱俗,树干呈桔红色,树枝婀娜多姿,犹如传说中下凡的仙子一样。我们行经东北虎的天地──虎林园,穿过被白雪掩盖的地下森林和洞天瀑布,抵达了北坡园区山门,大家在此换上厚重的御寒大衣和雪靴后,转换区内的环保观光车,直朝长白山腹地前去。
由于此时登上天文峰的山路仍未解封,小王只好让我先到另一端的长白山瀑布。自休憩区到大瀑布的途中,需要在雪地上徒步走一段距离颇长的坡路,幸好遇上一位热心的老乡,让我坐上他的雪地摩托车,直达大瀑布观景区,省却了不少脚力。
因为积雪太厚的关系,我们只能够站在离瀑布数百米外观景,山崖下挂着一条长长的白玉炼带,它就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长白山大瀑布,落差高达68米,在严寒的气温下,瀑布激流早就结成冰了,因此未能看到它一泻千里、白浪凌空的壮观景象。我站在白雪覆盖的大地上,对面山坡是密布的树林,更后方还有黑色的火山层峦迭嶂。置身在大自然水墨画中,教我这个「画中人」深感欢畅惬意。
离瀑布北面900多米处,有个由47个泉眼组成的聚龙泉,众多的泉眼分布在方圆1000多平方米范围内,温泉水终日不断从地下岩石缝隙涌出,水温最高达82°C,属于高热温泉。在皑皑的白雪间,浊黄色的泉水冒出一股股腾腾热气,泉水流过之处,岩砾、沙石都被染上砖红、土黄等等鲜明的色彩。
温泉群旁边有个地方可以让游客享用到温泉鸡蛋。听了解说才知道,原来经过长白山温泉自然煮熟的鸡蛋,熟透的过程与我们一般家里煮的并不一样,它是蛋清(蛋白)先熟,蛋黄依然保持软滑。小王跟店主熟稔,用十元就能买到五只,我一口就能咽下两只。店主还特地让我走近温泉边,感受从温泉冒升出来的热气。
食过温泉蛋后,我又回到休憩中心等候。能否登上高峰、俯瞰天池?只有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了!
前一篇:【老邓和中国】长白山的风采
后一篇:【老邓和欧洲】绿色之都‧英雄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