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2012-11-23 10:06:36)
标签:

杂谈

来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等候领行李的大堂墙壁竟然用了乐章音符当布景,不言而喻,立刻让我确确实实感到自己已置身在「音乐之都」。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18世纪时期,维也纳聚集过众多闻名世界的音乐家,随手就可以举出如贝多芬、莫扎特、海登、约翰‧施特劳斯和舒伯特等,他们在这里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的世界名曲,所以我这回想方设法都要进入音乐厅,现场欣赏名人名曲的演奏,才不至于入宝山空手回。

由于未到演出时间,我听酒店经理介绍,先行前往市中心一家名叫Huth Restaurant餐馆用晚餐,据说此餐馆在当地1400多家中名列第55位,算是颇有名气的一家。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我并不了解维也纳的饮食习惯,酒店经理说,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都同属中欧国家,过去有着非常密切的来往,又曾经同在一皇室家族哈布斯堡的统治下,所以在饮食习惯、衣着服饰、文化艺术上都很接近,不过也各自保留其独特的传统风味。他举例说明,如「匈牙利炖肉」,就被引进到奥地利,但这道菜经过了奥地利人的发扬光大,把炖肉演变成数十种不同的做法,连口味都不大一样了。

我入乡随俗,来到Huth Restaurant,就请厨师介绍地道维也纳菜式,然后从众多菜肴中,挑选了几款。

头一道是「薄煎饼条汤」(Tasty beef broth with sliced pancakes, semolina dumpling or liver dumpling)。原来奥地利人跟匈牙利人同样「无汤不欢」的。这道汤在当地属于家常食谱,以牛肉清汤为底,放进切成细丝的薄煎饼,上面洒了新鲜香葱末,才端上桌,我已闻到牛肉的鲜味。来到欧洲,能喝到热汤已经不容易,况且这汤有点像我们广东的牛肉清汤,喝起来更有一份亲切感。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第二道主菜是「维也纳炸小牛排」(Original Wiener Schnitzel from veal)。盘子上的小牛肉排外皮炸成了金黄色,漂亮的色泽让人有立即大啖品尝的冲动,香味四溢更是促进食欲,再加上入口酥脆,色香味俱全。原来这味菜是奥地利最有名的美食,厨师特别声明,到维也纳若未尝试这道小牛排,就枉来一趟了。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据说炸小牛排是从土耳其伊斯坦堡传过来的,早期土耳其的做法是用金粉来炸牛排,不过金粉价钱太昂贵,传到维也纳时,只能改用面包粉来炸,减低成本。

这道普通家庭菜色要成为餐馆上得了台面的美食,还得考考厨师的功夫,满足三项条件:首先选材料必须要用小牛肉;其次肉排炸好后,表皮不但要酥脆,还要隆起略呈波浪状,不能平坦黏贴在肉排上,否则容易皮肉分离,要做到这一点,非讲究火喉和功夫不可;第三是肉排「块头」要大,份量要足够,盘子里刚好放满一整块。盘里当然还附有柠檬片,供客人挤汁调味。我这块「巨无霸」牛排体型惊人,尽管费了好一番工夫,最终还是只能「消灭」其中三分之一。

最后的甜点是冰火相融的「南瓜饼加冰淇淋」(Pumpkin biscuit with pumpkin parfait),糕饼用时令的南瓜做材料,散发浓浓的南瓜香。可惜我的胃不够争气,只能吃完冰淇淋,却无法将饼一并解决。

【老邓和欧洲】舌尖上的维也纳

埋单结账时40欧元有余,这价位在欧洲地区算是较实惠便宜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