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2012-03-09 10:22:42)
标签:

哈尔滨

龙塔

中央大街

极地馆

俄罗斯小镇

金色剧院

「冰城夏都」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刚好处在东北亚中心,是重要枢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又被称做「天鹅项下的珍珠」。藉由难得的机遇,我来到这座旅游名城,这座经历百年变迁的古城曾经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在冬春交界的时节,冰雪尚未消融,依旧银装素裹,充满浪漫的雪韵冰情。

翌日,我跟着导游小马做市内观光,继续探索哈尔滨。她向我介绍城市名字的由来,原来是演变自满族语「阿勒锦」,有名誉和荣誉之意。

哈尔滨分为新旧城区,小马先让我登上有亚洲第一钢塔之称的龙塔,也就是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336米的龙塔在目前钢塔高度中位居世界第二。我环绕塔顶漫步一圈,视野显得有些灰蒙,但还算清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夹杂着白晃晃将融未融的积雪,冰城全貌尽收眼底。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走下这座集电视广播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综合性功能的钢塔后,我接着踏上充满俄罗斯风情的果戈里大街,街道两旁保留许多俄式餐厅和商店,当地非常有名的秋林商店贩卖了我在前一晚品尝过的里道斯红肠。

顺着大街走下去,经过一条欧式古桥,巍峨的圣索非亚教堂(St. Sophia Cathedral)展现在眼前,它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典型的拜占庭式风格,墙身为清水红砖,四个帐篷顶拱着中央形状像大洋葱头的绿色圆穹顶,宏伟堂皇的气势。它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沙俄的入侵,或日治伪满时期,都为它亲眼见证,看尽大环境的更迭变迁。近来在大陆非常热门的<悬崖>电视长剧,讲述伪满时期的谍战故事,背景就在哈尔滨市,剧中便经常可见圣索非亚教堂这哈尔滨的代表性地标。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转入另一处标志性街道——中央大街,根据小马所言,若不游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其热闹程度堪比北京的王府井,而建筑精美又可媲美上海滩。中央大街的年龄已有114岁,而在将近90年前,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负责设计、监工,将街道铺上一块块花岗岩制成的方石,沿用至今。据说当时每块方石的价格为一银元,相当于普通人家一个月的伙食费,整条路的造价有多么惊人,可见一斑。

现在中央大街已经改为纯步行街,成为旅游人士来到哈尔滨绝不错过的一条大街,每走一步都是历史的痕迹。两旁商铺林立,汇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和现代风格的欧式大楼。我站在街道中央,夹在两座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欧式建筑之间,恍如置身在西方建筑的艺术走廊。这些浓浓的异国情调,让哈尔滨多了「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赞誉。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附近的兆麟公园纪念着抗日联军的将领李兆麟,也是哈尔滨冰灯艺术的发祥地,今年的游园会已是第38届了。不过这时正值白昼,艳阳高挂,尚未点亮彩灯的冰雕艺术品尽管晶莹剔透,效果却不及夜间的七彩变幻,加上场地规模有限,冰灯艺术已被太阳岛的「冰雪大世界」所取代了。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城区的古迹名胜访游稍微告个段落,导游小姐带我再往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参观哈尔滨极地馆,全馆规模不大,却可见到北极熊、极地企鹅、北极狼和北极狐等罕见的极地动物。一场水下的白鲸表演,白鲸与驯养师倾力演出,展现许多高难度动作,甚至共同构成「海洋之心」,内容受到众人一致喝采,非常值回票价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中午享用一顿特别的「开江鱼」大餐,接着漫步松花江边,只见观光索道(缆车)宛如一条玉带,由南至北连接两岸,可从空中俯瞰太阳岛全貌。可惜受限于当天稍高的风速,导游劝说不宜冒险,我只得放弃这个欣赏江上冰雪风光的机会,移步到百多年前俄罗斯人聚居的小镇,体验俄罗斯的民间风情。百年前自苏俄前来修筑中东铁路的工人在此落脚,镇内的别墅就是他们的居处,目前已成为博物馆,据说保存的平房别墅风格,如今即使是俄罗斯地区也难以寻得了。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日落西山时,寒风又起。幸而此时的节目是在室内,富丽堂皇的俄罗斯皇家金色剧院内,不但避开户外的刺骨寒意,更欣赏到富有韵味的俄罗斯传统民族舞蹈,口中亦品尝了俄式餐点的滋味,可说是视觉、听觉和味觉上都获得了满足。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老邓和中国】雪韵冰情

一整天的市内观光行程相当密集,然而哈尔滨一地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我仅能走马看花,稍微窥看其中的一麟半爪。或许春暖花开之时,再来游览,又是另一番独特而难得的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