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香港】玩物益智

(2012-02-06 09:55:40)
标签:

犀牛望月

吴牛喘月

鎏金

日前我刚从北京文玩商店「文房一号」搜罗回一件鎏金摆件,叫做「犀牛望月」。

店内的小妹妹店员说,此乃清代的制成品,设计成一只独角犀牛翘首回望背后祥云上的皎皓明月,造型维妙维肖,形态逼真,金光灿烂的鎏金并未褪色,依然闪亮如昔。

【老邓和香港】玩物益智

【老邓和香港】玩物益智

「明月」是一面可移动的铜镜,过去做为女主人梳妆用的镜子,不过时日久了,镜面生出一层铜绿,光泽不再,已无法再用。

【老邓和香港】玩物益智

【老邓和香港】玩物益智

小妹妹提及「犀牛望月」造形摆件在传统上是非常吉利的,因为「犀牛」与「喜牛」具有谐音,中国很多地方的地标建筑和大宅都刻画了类似的主题,如山西祈县的乔家大院里,就有一座用东南亚铁梨木精雕而成的「犀牛望月」镜,体积相当庞大,另外在徐州一座数百年的古桥上也有类似的雕刻。

「犀牛望月」源自中国的神话:话说犀牛本来是天宫的一位神将,受玉帝旨意,来到凡间传达起居规范,要求人民要「一日一餐三打扮」,也就是要求人民要重礼仪,少食甘味。可是犀牛到了凡间后,被花花世界滋扰了心神,误将玉帝旨意变为「一日三餐一打扮」,因而触怒天威,被玉帝贬下凡间,但因牠思念过去天宫的生活,每到夜晚就翘首仰望天上明月,「犀牛望月」源自于此。

此外,又有一说是出自成语「吴牛喘月」,来源为南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言语》,原文是:「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原来晋武帝时,朝中一位大臣患有风湿病怕吹风,见到朝北的窗子用琉璃作屏,虽然做得很密实,但看起来很稀疏,结果该名臣子见了一脸为难的样子,被晋武帝戏言嘲笑。臣子回答说,他就像江淮的水牛,见到月亮疑是太阳,因牠惧怕酷热,结果不停喘气。这句成语现在则是比喻遇事疑神疑鬼而感到害怕。

我这件摆件是鎏金制品,所谓的鎏金,其实就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金和水银的合金),涂于铜器表面后加热,水银蒸发掉,留下来的金就牢固地附在铜器上面,历久不褪色。这种工艺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技术的国家,历代对它的称呼有很多种,像是「金涂」、「黄涂」、「镀金」、「飞金」、「金错」等等。

我打算更深入了解鎏金技术,上网查询资料,才发现这种在金属表面贴金的传统手工艺技术需要不少工序。首先,将铜、银器的表面打磨清洗,若有油脂或氧化物等脏污,得要清除干净。接下来将金和水银用一比七的比例合成金汞齐这种像泥膏一样的液体合金,并将其均匀涂抹在器物表面,再用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就留下金层。最后再拿工具打磨,让镀金层与器物结合得更牢固,并且磨成光亮的表面。

玩赏古物之时,既重温成语故事,又学会了鎏金的制作过程,丰富知识,真是一举数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