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台湾】重游淡水情人桥

标签:
台北淡水渔人码头情人塔旅游 |
渔人码头近在澳门,远在旧金山,在世界上同名的旅游景点不下十多个,这次我要说的是在台北淡水的渔人码头。
我先后到过淡水渔人码头4次。2004年第一次踏上此地,正是炎夏时节。那时长约200公尺的「情人桥」(跨港大桥)刚建成一年,我被朋友邀请到此观赏黄昏夕阳景色,在淡水河边的食肆(food court)享受廉价海鲜餐,新鲜夹抵食(广东话:又新鲜又平价划算的意思),坐上雅楼静观淡水夜色,远眺观音山,第一次就让我留下相当不错的印象。
犹记得当时到此处的游人不算多,偶然看到一对对小情侣在「情人桥」上依偎着喁喁细语,码头旁的商店食肆区设备尚未齐全。没想到2008年秋天第二次来到这儿,景况已大不相同。
白色的斜张桥依然横跨在淡水河道上,不过游人非常多,原来的食肆区已非早先的冷清,若无事先预约,恐怕很难找到位子用餐。可幸海鲜依旧新鲜、价格平宜。
第三次则在去年一月,我随北京友人一道,再度踏上情人桥,不同之处在于沿途所见的大部分游客都是来自对岸。情人桥虽不大,但北京的朋友看到码头纯朴的环境都十分兴奋。尽管当天寒风细雨,老朋友们毫不在意,纷纷倚靠着桥栏杆,摆起姿势,义务成为小伙子朱毅拍照摄影的model。
此外,附近的老街也成为他们的购物点,淡水的土特产成为他们回京送礼的纪念品。
近日,我又独自来到码头,淡水的夕照相当出名,但我到达时间较早,本以为游人不会太多,到达后才发觉低估了陆客。渔人码头的美景和海鲜的口碑早已传遍对岸,成为陆客游台时的热门景点之一,码头的商店挤满陆客争相购物。
比起前次来,渔人码头一带又有了不小的变化。附近多了一栋船型的建筑,是间才刚开幕的连锁饭店,被人称为「爱之船邮轮饭店」,旁边还有一个设施,叫做情人塔,是一座高约100公尺、可以360度旋转上升、饱览淡水风光的观景塔,据说已成为淡水的新地标了。
我先坐观光游艇,沿淡水河游玩一番,在艇上看着淡水的第二渔港,风平浪静,码头也多开了好几家咖啡店,很多走疲累了的旅客都爱坐在露天咖啡店聊天叙旧。又见到老先生、老太太们带着小孙子在区内骑单车,各适其好,其乐无穷。
游罢淡水河后,我又不惜脚力,走过「情人桥」,漫步到老街,直至黄昏时候,才结束淡水老街游,回到码头区晚餐。这时的情人桥更显得漂亮极了,桥身挂上彩灯,把河水映个通亮。情侣们或坐在木板栈道上,或站在桥上,乘着海风,一面倾诉心事,一面欣赏夕阳西下,此情此景,令人陶醉。据说待到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日,白色情人桥更受情侣们欢迎。
经过木栈道旁的一间Water Bay餐厅,正巧听见有主持人拿着麦克风问着:「还有没有人要求婚?」这句话吸引着我前去一探究竟。见到现场有个年轻人正屈膝跪在地上,手持花束向一位女孩子求婚,女孩子又惊又喜,甚至感动到泪流满面。当女孩点头答应求婚时,全场气氛炒热到最高点,旁观的我也被现场喜悦的情绪所感染。


接着漫步到情人塔前的广场,见情人塔正在营运中,二话不说当然先搭乘为快。搭乘需要花费台币170元,升到空中时,整个渔人码头周边的景致,乃至对岸的观音山都纳入眼底,可惜由于气候不佳,观景玻璃上沾满水珠,影响视线的清晰度,加上云雨笼罩了部分夜空,视野有限。相形之下,还是在草山上所见到的台北夜景更有看头。另一方面,搭乘的座舱从上升到顶端直至降下,不过寥寥几分钟,也着实令人感到意犹未尽。
渔人码头当天还办了活动,不远处搭着舞台,有人在上载歌载舞的表演,热闹滚滚、活力十足。返回后一查,才知道是个叫做「海内外青年大会师」的活动。
我知道附近还有多处古迹旅游景点,像红毛城、马偕故居、四大庙等,可惜又受时间所限,被迫回程。不过淡水渔人码头在短短几年内,变为台北的一处乐园,变化不可谓不大,令人不由得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