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2011-04-18 19:03:42)
标签:

杂谈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就在陕西咸阳市干县城北六公里外的梁山上,这里不但埋葬着武则天皇帝,也包括她的丈夫唐朝第三位君主唐高宗李治,使乾陵成为是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两朝皇帝、且是一对夫妻皇帝的合葬墓陵。

 

到西安除了必游秦俑博物馆外,乾陵也是一处不能不看的景点,它被形容是「唐陵之冠」,是「唐代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墓陵。我们用过午餐后,就驱车到此,一瞻「睡美人」的丰采。为何乾陵拥有「睡美人」的美誉呢?这是因为梁山共有三座成「品」字形的山峰,乾陵位在最高的北峰上,南边则是两座较低的山峰,这两座山峰之间有一条司马道,使两峰东西对峙,因而也被称为「乳峰」。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位美女仰卧在大地上,尤其在晚霞的照映下,「睡在大地上的美人」更显得唯妙唯肖。另有一种说法,武皇帝选择这处作为墓地,有「仰无愧于天」的意思。我们站在司马道上,彷佛置身于武皇帝这位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的宽广胸怀中。

 

如今大家只能看到内城墙的遗址,外城墙早已烟没在岁月的尘埃中。我们走进入口,沿着司马道向北峰的乾陵走去,只见两旁排列十对巨大的石刻翁仲。翁仲就是负责守护陵墓的文武官员,手中拿简的是文官,拿剑的是武官,文官的神情严肃,武官则展现出威武的气势,更教人感觉到昔日武皇帝的皇家气派。翁仲的由来据说是秦朝一位对抗匈奴有功的大力士,在他死后,秦始皇命令工匠打造他的铜像放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让匈奴以为是真正的翁仲而不敢靠近。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此外,还可见到一对庄严的华表,这是一种柱状的传统建筑,另外还有昂首对视的翼马、驼鸟各一对、石马五对,至于数量多达六十一个的无头蕃臣石像,也非常生动逼真,雕刻技术精美,这处不愧被人形容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馆」。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司马道东西两端分别竖立一座高大的石碑,其中一块高8.03米,重98.8吨,叫做「无字碑」,是唐中宗李显为其母武则天而立;另一边的「述圣纪碑」俗称「七节碑」,高6.3米,重89.6吨,有上盖,像庑殿式盖顶,中间有五节碑身,是为唐高宗所立的功德碑,上头所刻的文字是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丹,碑的基座还刻着兽纹。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最为后人争议和注目的是「无字碑」,千余年来,对「无石碑」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无字碑」颇有武皇帝「千古功过任人评」的气量,真是空前绝后,被后世列为是历代群碑之首。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后人对于竖立这座「无字碑」,有各种猜测,基本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自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空白的石碑就如同《论语》中《民无德而称焉》之意。第二种说法是武皇帝自知罪孽深重,如在碑上刻上文字,会遭人辱骂,所以并没有任何碑文。第三种却恰恰相反,她认为自己一生丰功伟绩,对政绩感到自豪,立下白碑,就是要留给后人去评说她的一生。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武媚娘」的原意,可惜早已伴着她的白骨长埋在乾陵以下,无从考证了。不过现在的无字碑其实上头是留有文字的,然而都是宋、金以后的文人学士题刻,已非最初所立的白碑。

 

在「无字碑」之后,是一对石狮,这对守护神兽忠心耿耿地镇守在皇帝陵墓前。再高处就是「唐高宗乾陵碑」和现代补立的「乾陵─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碑。两位皇帝的墓就在后面山中,目前仍保留着神秘感,等待考古学者日后的开掘。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又返回西安市中心,赶到此次西安游的最后景点──孔子庙的「碑林」,参观碑林博物馆。此时已接近关馆时间,所以就挑着重点观赏其中几块著名的碑:汉代的《曹全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张旭的《断千字文》等等。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为了保护这些原碑,所以已经不能再拓印,但博物馆仍出售早先从原碑拓过来的「字帖」,虽然价钱不低,我仍然觉得很有收藏价值,便不惜重金收藏了几幅。我们一边选购,一边观看工作人员现场表演拓碑技术。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老邓和中国】访乾陵

 

短短两天西安游,尽管两处必看景点都未落空,然而仍感到意犹未尽,待五月西安的国际园艺展时再度重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