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中国】陕西十怪
(2011-04-15 17:51:16)
标签:
阿标陕西法门寺秦腔汤面 |
我们未留在法门寺享用素菜,马上转往干陵,在中途留在干县用餐。我知道干县有一种地方特色叫做浇汤面,导游小姐说是非常著名的陕西美食,当地居民过去只有在大节日才有机会食用。
我追问浇汤面的来由,才知道此面食自周代姜太公歧山起兵时,捉到一条巨蛇,于是把牠犒赏三军,将蛇肉做成臊子面。大军继续前行,蛇肉所剩不多,于是用大锅煮成汤,加入辣椒和菜叶等佐料,汤气飘香十里,然后放下面煮,就成了流传千古的浇汤面了,现在浇汤面更加上辣椒、鸡肉、菜叶、醋等,红红绿绿同在汤碗里,色香味俱全,是一道地方名面,可惜的是我们这次无缘享用。
我们的车子进入干县县城大道,尘雾共舞,街路旁的食档挤满了刚下课的中小学生和下班的职员,阿标不好意思让我们在路边摊用午餐,车子左拐右转,千辛万苦才找到一家「星级」宾馆,打听才知是接待领导和贵宾的惯用酒店。我们「眼阔肚窄」未能彻底消灭摆满餐桌的菜肴,浪费食物,不过这里价钱实在便宜,这桌菜我们只花了200多元而已。与女接待员司机师傅聊起来,才了解干县人民的生活水平较西安差距更大。
在往干陵路上,阿标向我解说陕西黄土高原还有「半檐」屋,因此「房子半边盖」才会成为陕西的十怪之一。现在这种房子已很难找到,如果没有当地人指点,我们实在不易察觉。何谓「房子半边盖」呢?根由是高原十年九旱,雨水珍贵,所以农民盖房的门檐只盖朝向房内的一半,不见往房外的,「肥水不流别人田」正是「半边盖房子」的最佳写照。每当下雨天时,雨水沿檐盖只往自家庭院流,方便收集雨水自用。
「房子半边盖」只占其中一怪,其余九怪包括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碗盆不分家、手帕头上戴、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睡觉枕石块和(秦腔)唱戏吼起来等等。导游小姐向我们细说,我在一旁听了还未能一一消化其中故事。陕西历史悠久,传统习俗太多太丰富,而且黄土地貌、气候、文化和经济深深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娱乐,形成独特的习俗,这些「怪事」让外地人觉得十分好奇,才把陕西民风习俗编成「十怪」。
「十怪」中以秦腔为最,秦腔是从民间而来,剧目多以历史上忠奸斗争、反侵略战争和反映生活情趣等,因为秦腔是属于下里巴人的农民艺术,农民在高兴时,会发出如吼叫的歌声。我在法门寺时,迎面走过两位当地人,听到他们笑谈现代年轻人都只爱时代流行音乐,不看又不爱听秦腔演出了。
陕西自由行,历史景点太多,无法尽皆游遍,却对陕西「怪事」多了一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