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2010-12-16 18:00:36)
标签:

辛氏

蛇山

黄鹤楼

3g

f4

杂谈

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耸立在武昌蛇山,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有人说黄鹤楼是因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而声名大噪,誉满天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中的“昔人”,传说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 
 

这天我独自游黄鹤楼,导游小李向我细说黄鹤楼的其中一段传说的故事;黄鹤楼是由辛氏所建,所以又名为辛氏楼,传说辛氏在此卖酒,每日有一老道士来酒家饮酒,辛氏为人善良忠厚,乐善好施,未有向老道士索取酒钱,一日老道士向辛氏辞行,为答谢辛氏的款待,取黄橘皮在酒家墙壁画上一只鹤,此鹤一闻辛氏掌声就会从墙上跳下起舞,黄鹤跳舞消息带旺酒家生意,辛氏因此发大财,后来老道士回来吹起铁笛,黄鹤闻笛声载着老道士飞走,辛氏为报答老道士之恩,就在原地盖起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 
 

而根据历史记载,此处为长江汉水交汇处,具有战略地位,三国时期,魏、蜀、吴酣战之际,吴在此建起瞭望台作军事用途,随着历朝的演变,黄鹤楼逐渐成为了名人墨客和游人登临游憩的名胜。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历史上的“黄鹤楼”屡建屡毁,今天见到的黄鹤楼是在1985年重建开放,并且扩建成为黄鹤楼公园,是游武汉必不可少的旅游景点。这天我五度登上黄鹤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享尽天下绝景,还把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进入公园南区,见到“鹅池”,此池以“鹅”为名,不过却见不到“曲项向天歌”的白鹅群,但见到一座亭,内有“鹅”字刻石,相传是书圣王羲之曾在此养过鹅群,在此写下一笔“鹅”字,此字笔锋透背,气势磅礡,绕湖遍种垂柳,很有江南园林的景色。旁边还有一列“碑林”,都是近代书法家所书,是欣赏书法、诗词之处,当中有“壮观”两字,传说是诗仙李白酒醉后所书,见到“壮”字写多一点,更显得李白豪放不羁的风格。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我见到一座米芾拜石铜雕像,米芾是北宋书画家,传说米芾是“石痴”,一生喜爱收藏奇石,我也有同好,马上站在“石痴”铜像前留影,一沾古人“痴”气。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搁笔亭”、“崔颢题诗图”浮雕就在这景区内,旁边还有一座“奇石馆”,里面陈列了各地收集的各类奇石,我自不错过进入参观,奇形怪状的石块,印象中有多块怪石都被收入在藏石图书中,是奇石的代表作品。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接着我就来到公园的主题建筑─黄鹤楼;它坐落在海拔高61.7米的蛇山西端,楼分五层楼,不过内里有乾坤,五层楼中均有夹层楼,除第一层夹层是售卖纪念品外,余下的都是办公室。这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仿土结构的高楼,有72根大柱拔地而起;每层都有翘角,并挂有风铃,遇有风吹过,都可听到铃声。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第一层大厅,就见到一幅大型的彩色壁画《白云黄鹤图》,取材自道士乘鹤飞天的传说,其余四层大厅内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典故;历代黄鹤楼的模型,古代文人墨客的诗章。 
 

我也效法古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不惜登上最高的第五层,凭栏四望,看到长江汉水“人”字的交汇处,远处龟山电视塔,武汉长江大桥横跨滚滚长江水,正是“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我记得以前每次登楼远望后,都心情舒畅,投资得心应手。
 【老邓和中国】登黄鹤楼极目楚天

楼下面见到“黄鹤归来”铜雕,由龟、蛇和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代表着“神龟寿鹤龄延年”,而蛇则代表长久或长寿之意。向后望是一座千禧吉祥钟,用红色支架架起,从楼高处像一个“春”字,又有点跟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中国馆设计类似,不知是否设计者灵感是从此得到。 
 

黄鹤楼公园占地面积相当大,我只有留恋黄鹤楼,未能游遍全园景点,又马上赶到另一名胜归元禅寺去数罗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