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香港】禅与悟─看禅里世界 悟禅外人生二
(2010-11-25 08:56:17)
标签:
怀海马祖道一南泉太阳西堂情感 |
幸福就是现在
有一位富人和一位禅师在谈论甚么是幸福。
禅师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禅师的茅舍、破旧的穿著,轻蔑地说:“这怎么就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世事无常,一把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间,富人沦为了乞丐。
正当三伏天,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禅师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禅师端来一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甚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该做的事绝不拖延等待
道元禅师是永平寺的住持和尚,有一天,他四处巡视,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弯腰驼背、满头大汗,在太阳下晒香菇。
道元禅师忍不住怜悯地说:“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您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为甚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您进屋歇着吧,我马上另外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拒绝道:“多谢住持好意,代劳就不必了,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想了一下,还是不忍些,劝解道:“好吧,那您就自己做!可是这会儿太阳太晒了,您还是等会儿再出来工作吧!”
老禅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有太阳的天气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可是遇到这位勤劳而倔强的老禅师,终于认了输,敬佩地走开了。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马祖道一门下的三大士,兴致勃勃地跟随师父道一禅师一同赏月。这时马祖有意考问三个弟子,问:“在如此美妙的时光里,你们感想如何?”
西堂智藏说:“此时正好焚香以讲经说法供养佛。”
百丈怀海说:“此时正是参禅打坐,进行修持的好时机。”
南泉普愿甚么也没说,拂袖便走。
马祖道一听了西堂和怀海的回答,又看到南泉的举动,心有感叹地说:“经属智藏,禅归怀海,只有普愿,独超物外。”
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
退步本身就是在前进,退是在积蓄前进的力量,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
一位学僧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但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是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
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于是就请禅师点评。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其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退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低。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
学僧听后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于是说道:“老师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示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
学僧们听后,点头,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