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中国】游人间天堂─苏州

标签:
平江河船家人间天堂河道苏杭文化 |
苏州是一座已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总喜欢把苏杭两个江南文化古城联在一起,它们有着共同的明媚风光,又各自拥有不尽相同的特色文化,如果说杭州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那么苏州就像小家碧玉的气派。
这天,我自雇车从上海走到苏州,看看这个已阔别了15年的镜花水月世界,上次来时与日本同事石野由美子(Yumiko)在烟雨蒙蒙的五月天游过苏杭,时光飞逝,这次再踏进这座风物清嘉,人文荟萃,历来是中华文苑艺林渊薮之地,再来一次“江南忆”。
导游Jenny巧妙地为我安排紧张行程,让我重点游古城,先到虎丘、留园、寒山寺,最后到平江古街道区,游水道,尽量用一天时间游遍苏州最有代表的历史文化和园林等胜景。两个多月前我到过乌镇水乡,这趟在午餐后游苏州的平江古城区,同样是水乡,却有着不同的感觉。
导游先安排我在苏州著名的“松鹤楼”用午餐,它是一家当地历史最长、最负有盛名的正宗苏州菜馆,我当然不会放过尝试它们的招牌名菜“松鼠桂鱼”,色香味俱全,Jenny真是好介绍。
平江古街道区就在城的东北面,古名字叫“十泉里”,这条街道平江路早在宋代地图上已能见到,足见历史悠久,我的车子就停在古街道口,已见到保存着古原貌的街路,它是路河并行,路旁就是平江河,是古时苏州城的主要干道之一;这个古街区占地只有0.4平方公里,路口有一座古建筑四进平房,它原是“义庄”,已被列入重点保护文物之中,现在已被台湾投资者租下,改为茶馆,茶馆内设计布局很有品味,处庭院的座间格有点像“烟格”布置,比较特别。
平江路全长600多米,它北自白塔东路,南边末段是干将路,古街道两旁是一列列整齐的旧平房,中间隔着一条“绿水”平江河,靠“义庄”这一边,面向平江河的房子都差不多已变身为文化创意的店铺。
对岸一面,还是以民居多一些,间中有较为布置得豪华的餐馆和民宿旅店,可见得古街道区已是一处文化创意的集中地;古董文物店、画廊、宜兴茶具展销店、艺术展览馆、茶馆和餐馆尽见。
时正烈日当空,我只好舍步行选择坐摇橹船,一次过路河并游(平江路、平江河),小码头就设在“义庄”对面,摇橹掌舵人是当地人,他边摇边介绍沿“路河”风光,又在船上大唱苏州歌谣,歌声吸引到在路上游的外国旅客,还向船家挥手致意,我觉得河道较乌镇窄。可能是连续天雨关系,河水混浊,还不时有异味,在游河期间,见到居民抛弃果皮废物进河中,可见当地居民对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需要正视和改善,才能更好保存旅游景点,船家说近几年,政府已有注意,为保存古迹原貌,开始进行回收民居和进行修建,原来居民已搬进城中新区,估计一年后平江历史路区,才会把古时风貌复原。
平江河河道,河道虽窄,只能足够两只摇橹小船并过,坐在小船上,见到河道水巷密集在平江河上,它们纵横交错,石拱桥、小桥沿河可见,街道和河道的宽度比例恰当,很有淡雅古朴之风,而且环境幽静,未有闹市喧哗杂声,与一路之隔的干将路回然是两个世界。
船家还让我试当“掌舵人”,一尝水上人家摇橹滋味,我也不自量力,站在船头一展身手。船家介绍沿河的小桥特色和历史典故,其中“胡相思桥”,它是平江历史街区仅存的一座拱型石桥,以及桥前面的两棵对岸而长成的“相思树”,据说是纪念一位叫“胡相思”的少女,因不肯向封建的婚姻妥协而跳桥的故事,船家还说桥面还有导人向善、积德的浮雕石纹,是否向投河姑娘表示敬意就无从稽考了。除此之外,还有寿安桥、雪糕桥、苏军桥、众安桥等多条古石桥,全条街区一共有18条之多,可见当时是一处交通繁忙的水乡。
半小时的游河,船家除唱小调和讲故事,还把一旁见到的桥耳、到处可见的小码头、明、清两代的大户人家的古宅、寺庙等水乡佳境一一告知我们,待到达干将路河道尽头时,我才依依不舍船登岸,告别苏州历史街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