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2009-09-16 10:42:18)
标签:

杂谈

  

我们为了不错过昆曲“牡丹亭”的演出,狼吞虎咽地结束了在“长安一号”的晚餐,“长安一号”是北京君悦酒店内其中一家中餐馆,地道北京菜,当晚菜式丰富,包括难得在港、台吃到的特色冷菜(蒜香茼蒿,怪味鸭珍,口水鸡),还有北京烤鸭及煎的像盛开花朵的锅贴,这家餐馆平日门庭若市,生意好到不得了,若然不提早订位,通常都被拒诸门外,吃一記闷闷的闭门羹。我与餐馆服务员们稔熟,关系不错,他们都尽量满足我的要求,这趟也不例外,得到额外关照,上菜用菜时间只用了短短40分钟,大家就兴尽离开又赶赴下一个余兴节目。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这次卡地亚主人家刻意安排大家欣赏昆曲“牡丹亭”,我自持对北京熟识,还向亨强陈总原先提议大家去“国家大剧院”欣赏文艺表演,顺便参观北京的新地标,让台湾朋友比较两岸国家剧院的不同地方。主人家最后还是坚持原意,到“皇家粮仓”观看“牡丹亭”。我听陈总说,门票票价贵已不在话下,要求票更为不易,幸得“北京国际商旅”办事人员的努力,才能扑到最好的位置,大家才能有机会观赏一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艺术节目。昆曲原来有这样高的艺术评价,印象中儿时曾看过“十五贯”、“血手印”等改编自昆曲的电影,因为未有做好功课准备,对昆曲知道的知识甚少。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戏剧源头之一,它源于明朝(14至17世纪)中国苏州昆山一带,因而为名,昆曲艺术是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舞台综合艺术,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城,可以说它是中国人的“雅乐”,就尤如希腊人的悲剧、意大利人的歌剧、俄国人的芭蕾以及英国人的莎剧一样,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能深刻表现民族精神与心声。

 

“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也能体现昆曲最精致浪漫的经典剧目,过去香港粤剧名伶任剑辉、白雪仙主演过的“牡丹亭惊梦”就沿出这一剧目。该剧取自明朝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中之一的牡丹亭,玉茗堂四梦就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梦,均以“情”为主题,而“牡丹亭”更写情之“痴”是入于情之作。剧情就是描述南安富家小姐杜丽娘游园时作梦,梦见书生柳梦梅,剧情就由此发展,作者汤显祖通过这两位主角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两人为了追求个人幸福,喊出要求个性解放,亦含有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情真摰感人。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在“皇家粮仓”上演昆曲“牡丹亭”已经历两年时间,是一长寿艺术表演节目,安排在“皇家粮仓”作为表演场地也很特别,“皇家粮仓”有600年历史,是一处米香的古老粮仓,是全国仅存,规模最大,现状最好的皇家仓库,它建于明永乐7年,位于北京东四十条22号,是作为古代京杭大运河南粮北运的终点。

 

皇家粮仓版“牡丹亭”有五大看点:-

一.        摒弃舞台,回到旧式家班的厅堂式表演;

二.        摒弃扩声设备,回到没有电的时代,角儿完全靠身段和噪音;

三.        开放式扮戏房一览勾脸绝活;

四.        演剧空间充分尊重建筑原貌,现场全部采用明式家具;

五.        书法表演与昆曲演剧共同体现中国传统美学。

 

我们就坐在艺术家前面,艺术家的感情投入,一举手一投足,完全在我们观众眼底下,演场还不时飞舞着漂亮的活蝴蝶,有游弋的金鱼,落英缤纷,秋雨如丝的实景,令观众有如置身戏剧中。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牡丹亭”共演出八回,就是《游园惊梦》、《言怀》、《写真》、《离魂》、《叫画》、《幽媾》、《冥誓》及《回生》等。当中艺术家演出《离魂》一回时,主角杜丽娘为伤情而亡,艺术家精湛表演艺术,她离魂快速的舞步,配合了烛光摇曳映衬出游魂的飘逸与鬼魅,面部表情与黑沉服装,与我们擦身而过,产生了很惊栗的感觉,坐在我旁边的乃涤和燕子,都觉得毛骨悚然,低声叫“阿飘来了, 阿飘来了”(阿飘,就是台湾朋友对鬼魂之称),可见艺术家的功力不凡。

 

【老鄧和中國】北京–牡丹亭の阿飄

 

大家在回酒店途中,大家都盛赞此剧,艺术家们的逼真演绎。剧中两位昆曲演员,胡哲行和吕志杰分别扮演杜丽娘和柳梦梅,唱、演功一流,特别是那幕惊栗的画面,至今仍不时浮现在我脑海呢!的确是不容错过的精彩戏曲,听说明年初会换上另一个剧目,未看过的朋友到北京,万勿错过了。 

短短3天北京行程,大家感谢卡地亚的邀请和盛情款待;又相约再见在台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