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香港】聪明绝技
(2009-09-02 16:13:27)
标签:
杂谈 |
先前提到带去TVB的犀角雕刻外,我还应主持人 潘芳芳 小姐要求,也带了几支古董怀表到现场,这也是我作为怡情自乐的西洋文化精品。在这几支怀表中,我觉得比较特别算是在钟表中亦属于结构非常复杂,工艺精密,市场上也不多出现的一支18K金怀表,从表面上看,并不觉得特别,跟一般的怀表没有两样,只是在怀表壳左侧旁具有拨柄,用手拨动,就会发出叮当叮当的三种不同的音簧声。我这支怀表已接近百年历史,为法国Cartier(卡地亚)出品,卡地亚表位列世界十大名表之一,在十大名表中是唯一非瑞士品牌,在19世纪时,卡地亚家族已是闻名的法国珠宝首饰制造名家,当时颇受到欧洲皇室贵族赏识的金饰工艺家之一。
记得我10多年前被推荐购买这支怀表时,只是觉得它有着特别的如火车的“叮当叮当”声音,未有去了解这种表的结构由来,一直至去年我拿回原厂维修保养时,光维修保养费已吓了我一跳,首先,因为此怀表已有一段历史,进原厂保养需要费时约半年,另加零件修理费用已约2万美元,因为费用相当昂贵,初时我还有想放弃维修的念头,就当作纪念品表保存就算了,心想为什么维修费这么昂贵呢?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因而向Cartier 的Catherine打听个究竟,寻根问底一番,才知道它就是一支三问古董怀表。这才使我恍然大悟,我意外地收藏了这一支宝贝,“三问表”就是一种自己会“说话”的表,能聆听时间的声音,这种表的设计是表中的精灵,也是钟表收藏家的绝佳选择,它以表面的设计外貌,与一般怀表并未有分别,而到底甚么是“三问表”呢?
“三问表”原来是一种以通过发报出当时时间,可报时、报刻、报分,非常精确,当我自表壳左侧的拨柄向上拨,先发出第一问,怀表就会发出清脆的“当、当”音簧声,如当时时间是3点25分,它先报出“当、当、当”表示是三点钟,接着是报出第二问,就以“十五分钟”为一刻来表示,25分为过了第一刻,怀表发出不同的“叮当”一响,表示为首15分钟而过,最后为第三问,就以第一刻15分钟后再算,25分减去先前一刻钟的15分,它就自动响起“叮、叮、叮”10次,意思是按前15分+10分,报示精确的时、分,若不是经过Cartier的介绍,也不知道它的底细,西洋文化的确有它的神奇趣味性。
据说这个西洋发明约是在200-300年前,欧洲的皇室贵族在夜里,想要知道时间,当时仍未有电灯照明,要看时间不得不起床点燃蜡烛,才能看到时钟,而他们也懒得点上蜡烛,因此,就需要一种自动会“说话”的表,在夜里只要拨动表壳的外面设计的拨柄(发条),就能凭声音得知准确时间,我从钟表的数据中,就找到这样的根由;也有说“三问表”是专为盲人而特别设计,不过我觉得前者的解说较为合情合理。不管怎样,这说明当时欧洲钟表技业的确手工巧妙,技师技术超卓,听Cartier的朋友说,三问表报时的机械结构基本上在过去150年都固定下来,未有作过较大的改变和革新,可想言之当时欧洲钟表技师的智慧是非常卓越。这位老朋友还说,三问的报时技术先出现在怀表,然后再把这技术发展至腕表上,听说三问腕表的价值还远远超过三问怀表起码至10倍,原因是这种技术在腕表上更为精细,对机芯的工艺精密要求更高,由设计、打磨、装嵌、测试等工序更高难度,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名牌表厂才有此类出品,而且出品极只有小量,价钱最少都过百万港元,是非常难得的珍品。
这次的访谈中,大家都多次拨动表上的拨柄,一边聆听时间,一边赞叹钟表技师的智慧和精湛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