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洛克绘画艺术中,宗教题材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本文以及之前的两个博文,都属于巴洛克时代的宗教主题。这类题材,本人还会继续写若干篇博文加以描述。
巴洛克宗教绘画作品,诞生于1545年到1563年的特伦托会议(Council of
Trent)之后。16世纪初,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表面上看是对天主教会通过发放赎罪券,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以及贪污腐化的坚决回击。但深层次上看,这是教会内部在神学理论上的分歧之争。其后果是天主教发生了永久性分裂。分裂出去的教徒,通常被称为新教徒。
新教徒的宗教主张,与天主教徒相比有非常大的差异。新教徒通常是圣像破坏主义者。他们崇拜圣人,但不崇拜圣像。他们认为,圣像不能代表圣人。这与伊斯兰教有类似的地方。新教徒主张通过圣经,直接与圣人交流,取消中介角色的神职人员。新教的派别路德教和慈温利教借此减少了罗马天主教圣礼(sacrament)的数量,即原有的洗礼(Baptism)、坚信礼(Confirmation)、圣餐礼(Eucharist)、忏悔礼(Penance)、神职受职礼(Ordination)、病人涂油礼(Extreme
Unction)、婚礼(Matrimony),变为了两个,即洗礼和圣餐礼,即使是这两项的内容也是有差异的。
罗马天主教会于1545年起,在意大利北部特伦托召开会议,希望解决教派之间在神学理论上的分歧。但是新教徒拒绝参加这个会议。因此,特伦托会议演变成天主教会内部实施改革,破除陈规陋习,重申神学理论,强化教皇和主教权力的会议。
意大利画家帕斯夸莱•卡蒂(Pasquale
Cati,1520-1620)于1589年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圣母大殿(Santa Maria in
Trastevere)内绘制了凯旋式的湿壁画作品《特伦托会议》。卡蒂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沉思联想融为一体。画面的背景是特伦托会议的会场。由主席台上的红衣主教主持会议,台下是身着黑色长袍的主教和神学理论家。这是一个十分拥挤的场面。在当时的条件下,召集这么多人来开会,确实不容易。这是一个紧张和焦虑交织的会议气氛,明显是受到新教和天主教的不断冲突所引发。值得注意的是主席台被神圣的光芒所照耀,在金黄色的光线下,代表上帝和耶稣的灵魂(圣灵)--白色的鸽子飞入会场。
画面的前景(离观众最近的区域)是虚构的场面。这里的主角很容易辨认。那就是带着王冠的圣母玛丽亚坐在王位上,右手持着长剑。他的前边是一个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新教徒,正接受圣母的审判。圣母的右侧有地球仪和圣经。暗示天主教最终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主导地位,并打败新教徒。
圣母身后有三位妇女,圣母右后方的妇女手持酒瓶和面包。这是圣餐礼的标识。按照教义,酒水代表耶稣的血液,面包代表耶稣的身体。这意味着耶稣与天主教徒站在一起。圣母后方居中的妇女手持十字架,代表的是遵循早期的基督教传统,而圣像崇拜作为早期的传统,因而具有合法性。圣母左后方的妇女拿着一个教会的模型,一个手指向胸口。同时圣母的手也指向教堂。意味着人们要忠实于天主教信仰,捍卫天主教会的权威。这或许是最早的、带有说教性的巴洛克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