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美国

分类: 他人之玉 |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美国
陈建银
观察社会必然要出自个人视角,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美国。2014年热销的《美国民生实录》一书,并非完美无缺,却因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美国而受到读者的欢迎。
作者姚鸿恩已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现任教于美国联邦语言教研中心,教授“中美文化比较”等课程。职业身份使得他有意识地对照中美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本书从买房、炒房、房产税、租房等中国人时下最为关心的“房事”入手,谈到美国的拥堵治理、美式饮食、居民消费、美国教育、美国公共管理和司法制度、美国人思维方式等,几乎无所不包。
概括起来,姚鸿恩主要谈到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制度下的社会管理差异,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带来的生活方式差异。文化差异包括不同的节日习俗,还有美国家长、学校、社会所形成的有别于东亚的教育传统。而他谈到的社会管理差异,特别是美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官员接受监督的程度和方式、对幼童的社会保护方式等,与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差异更大,事实上这些方面也最容易诱发赴美移民、游客因为不了解美式制度和管理方式而造成的融合障碍,甚至是冲突。
书中作者还分别摘录了2012年美国丹佛枪击案和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范跑跑事件”发生后,美国网民的评论。这两起事件在我国媒体和学界的解读不一,不少论者为了强调自己判断的正确性,会刻意提及美国人会如何处理,比如,关于丹佛枪击案,就认为美国人会倾向于宽容原谅嫌犯;还相信美国人会出于追求自由的立场原谅“范跑跑”。但事实却是,美国网民对丹佛枪击案的讨论中,也提出了要反思类似案件作案者伪装成精神病患者而逃脱法律追究的教训;而“范跑跑”被更多美国网民认为是渎职的。
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质量有待提高的篇节。如《美国的国家安全机构》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并顺带介绍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局、国土安全部,对这类机构在美国历史上的职能权责演变略过不提,容易让读者产生国安会纯属清谈机构的印象。
此外,作者已离开中国多年,对国内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尽管可以通过亲情人际网络,以及媒体报道获得,但也不免出现误判。如在谈及苹果手机在内地热销时,就解释为苹果手机“买者不用”,而是作为礼品送给领导等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