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超级大脑》记叠杯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系神州 |
揭秘《超级大脑》记叠杯
姚鸿恩
《最强大脑》中国对意大利之战,吴天胜对决马戴奥。比赛项目简单地说,就是在很短时间内记住叠起的15个杯子上的数字。最高一层,1个数字,往下一层,2个数字,再往下,依次为3个数字,4个数字和5个数字。一共有15个数字,是从0到9中任意挑选出来的。
这个项目,实在没有什么难度。其实,就是记忆15个数字。比记一个手机号码难一些。但是,相信很多小孩都能够轻松地记住15个数字,而后从上到下,写到白板上。
《最强大脑》科学评审魏坤琳自己也觉得“容易了些”,于是跟来自美国的嘉宾罗伯特商定,“加些难度”:在选手记忆完15个数字后,不可马上写下它们。选手须做10道算数题,做完后,才能回去在白板上写下先前记忆的15个数字。如此难度就大大提高了。因为,原先的比赛规则是:记忆后,即可回到座位写下15个数字。选手只要不断默念刚刚记忆的15个数字,到座位后写下来即可。所以,不少人都能完成此一任务,尤其是小孩。
但是,若需经过10道算数题的计算,就无法默念那已经记住的15个数字。一心难以二用。只能将15个数字暂时储存在脑子里,等到完成10题算数题后,才能回到座位,把那储存的15个数字回忆出来。这对选手的脑子的记忆能力是个考验,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马戴奥是意大利唯一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选手。但是,十道基本是二位数的加法题显然让他费了一些脑细胞。等做完算数题,回到座位后,提取先前花了10秒钟记忆的15个数字,就变得很不顺利,出现了几个错误。失败了。
轮到吴天胜上场,他很有把握地挑战:只需要6秒钟来记忆叠杯上的15个数字。6秒钟记忆后,他也做了10道类似难度的算术题,而后回到座位。从上到下,依次写下那花了6秒钟记忆的15个数字,结果准确无误,赢得胜利。全场惊叹,起立鼓掌。
主持人蒋昌建惊叹:你是怎么做到的!
吴天胜也获得过世界记忆大师称号。据中国共青团网2009年5月7日的报道,那时他是在校大学生,随中国队出国参加记忆比赛,最终以一小时记忆1千8百多个数字的成绩,成为亚洲唯一的拿到“世界记忆大师”奖的在校学生。
据报道,吴天胜“曾经记忆力和学习都很差”。他是经过学习记忆方法、经过不懈训练,才练就过目不忘本领的。
6秒钟记忆15个数字,并能在分心做其他事情之后,仍然能准确的回忆出来。对于记忆大师来说,那是小菜一碟。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运用数字记忆秘诀做到的。
好比令人惊叹的魔术,如果解密了,你一定会感叹:啊,这么简单啊。
20多年前,我在上海授课,所教的是我的《英语单词形象记忆法》。其中有个记忆方法是谐音法。适合此方法的英语单词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所有的汉语数字都能运用谐音法。秘诀其实非常简单:你将数字谐音成汉字,串联成一定的意思,便能牢牢地记住那些数字了。我曾在英语单词记忆讲座中作过类似的表演。
吴天胜面对的叠杯,从上到下的数字,依次为:2,48,590,6982,68477。我的谐音法是:将它们谐音成:你死吧,我救人,六舅扒你,六巴士去、去。
在此谐音中,两个6(六)可保留使用。
各人的谐音汉字可以是不同的,从而,谐音汉字组成的句子也是不同的。但是,效果是一样的。记住这句汉语,到需要回忆数字的时候,将它“翻译”还原过来就行了。
“你死吧,我救人,六舅扒你,六巴士去、去。”这句话,是有形象、有故事的。这属于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极难忘记的。不要说短短的做十道算术题的时间,你记住这句话,也许几个星期、几个月都不会忘记。
《超级大脑》的特邀嘉宾美国专家罗伯特在分析吴天胜对决马戴奥一战时,提到了记忆编码。提到两个选手需要组织系统化那些数字并储存它们(organize those numbers and store them)。所谓“organize”就是组织、系统化。其目的是为了在储存之后,能够重新取出来。好比图书馆给一本图书分类编目,当需要这本书时,只要按照分类编目的索书号,就能随时将它从书的海洋中准确无误地取出来。遗忘,其实往往不是没有将信息储存在脑海里,只是扔进去的时候,没有经过有效的“组织系统化”。那当然就“石沉大海”了。好比家里丢了一样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放在哪儿了,其实那东西还在,大扫除或者搬家的时候,它就出现了。
“组织系统化”是个信息编码过程。对数字编码,有多种方法,比如,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如:看到1,11,144,可以编码为 1+11,而后平方。但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谐音法。这是中国人最占优势的方法。汉语,若不算声调,只有4百多个音节,所以同一个字可以有很多个谐音字,“必有一款适合你”。马戴奥用的肯定不是谐音法,所以败给了先天具有此优势的中国对手。
任何方法都需要练习。你只要平时有意识地运用谐音法记忆数字,技巧一定会越来越娴熟,到时候,你也能花6秒钟牢记15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