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1-11-15 20:57:56)
标签:

杂谈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杨树林中心校秦巍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一名长期在小学低段任教的语文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怎样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以为应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上。下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1、创设轻松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就是指挥者,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命令或者希望学生怎么做,学生就该怎么做,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境地,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事实上,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获得能力。在我的教学中,我会和小朋友一起把教室布置得整洁、漂亮,让大家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下课的时候经常和小朋友拉拉家常、做做游戏,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个普通人;走进课堂我总是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儿歌、游戏、猜谜、唱歌等活动来调节气氛。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现代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或某些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尤其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能优化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如我在教学“扁”时,通过把字型变扁来帮助学生记忆;教学“串”时,通过出示冰糖葫芦和羊肉串的图画使生字形象化;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时,通过出示苹果、桔子、葡萄等形状圆圆的水果来引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形近字偏旁变换组合,让学生掌握汉字特点;笔顺较难的生字,还可以逐笔出示;对易错的笔画可以反复演示,以达到强化印象的效果。

事实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来的丰富的图案、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既激发了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多用激励手段,树立学生信心。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在教学中只要看到学生身上有点滴可喜的进步,就多使用激励手段,并且尝到了甜头。当然,表扬要掌握时机,方法也要灵活多样,不能一成不变。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简短而真诚的评价;奖励小贴纸、小礼物;全班同学为他(她)鼓掌、加油;让他(她)做做小老师;送出一个甜甜的笑容;给予一下轻柔的抚摸;晃晃翘起的大拇指等等。总之,真诚的表扬、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掌握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重点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去领会、去发现,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从很早起就认同并积极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使这一教学活动不流于形式呢?首先,我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盲人摸象》时,提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让伙伴们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课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

另外,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未充分地讨论,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会起到反作用,既不可能使学生在交流时流露真情、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而且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同时,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等。

 

2、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引导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云:学贵有疑。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开展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有:语文才艺大比拼(朗诵、讲故事、编故事、背古诗等竞赛活动)、自编儿歌小品表演、制作知识卡片、小报等。有时候我还将合适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例如我在教学《小猴子脸红了》一课时,就采用了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上道具和喜欢的动作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现自己。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主动地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更深一层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氛围、丰富手段、改善方法、开展活动等措施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