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缙云苍苍,嘉陵泱泱”。
在缙云上下,嘉陵江畔,
有那么一座古村落,正在时光里消逝,
那里人去楼空,破败不堪,
却也清新文艺,仅一张轻轨站的摄影图
便能勾起人的无限向往。
都说“你可以没去过北碚,
但你一定不能没听说过金刚碑”。
今天市锅就带大家走进金刚碑,
领略她古朴残缺的美!
山沟小镇,诉说沧桑历史
路边没有了指示牌,
公交到站后市锅靠着导航
才找到了进入古镇的路。
那是一条幽静却不崎岖的小路,
被树林包裹,将金刚碑与外界联系起来。
顺着这条路,
仿佛要走到历史深处,
她将带你回到那处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地方。
下到金刚碑,
天地苍白,行人寥寥,繁华已成旧事。
古老的黄桷树,浓荫蔽日,
弯曲的石板古道已布满青苔。
因年久未修,
金刚碑已慢慢消逝,
被岁月磨砺得破败的斗青瓦房,
正诉说着飘散在时光里的历史故事......
金刚力士,立石江中
金刚碑的名字是怎样来的呢?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
迦叶尊者到缙云山建寺,
金刚力士下凡来帮忙,
不小心掉了块巨石在这个地方。
此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
长得像碑,深入嘉陵江,
唐人路过此地时题刻"金刚"二字,
被当地人改名为“金刚碑”。
只是现在那块巨石已沉没江中。
也有一种说法是村子石板小街尽头,
嘉陵江中有一块碚石,
与北碚得名于「碚」一样,
于是「金刚碚」谐音成了「金刚碑」。
不过这些只是来自民间的地理传说,
虽是传说,市锅却能从中感受到
当年的金刚碑是怎样的繁华。
山还是那座山,江还是那条江,
几百年来,山水颜色未改,
只是金刚碑早已废弃,
残缺老巷,透出一股沧桑的味道!
峥嵘岁月,不变的时光故事
小镇的主道是一条
差不多两米宽的青石板路,
路两边,大都是些破败的土屋
藤蔓和青苔在肆意地生长,
连空气都夹杂着破落的味道。
谁又知道,曾经这里是繁华的水陆码头
和文化重镇,商贾穿行、名流寓居。
金刚碑不是一座没有故事的小镇,
从清康熙年间兴街,
并于民国抗战时期再次繁荣。
那时这条街上商铺民居密布,人气十足,
然而300年时光的流逝,
这个古村落的原住民也陆续消失
只剩下如今的满目疮痍。
一时繁盛虽不致永恒,
却也能保留下一段传奇。
走在斑驳的老巷中,
恍若沉浸于旧梦。
市锅总是会不自觉地想到
曾经金刚碑的生活场景。
孩子饭后嬉戏,老人摆着龙门阵......
那时,这里俨然是一片乐土。
不知这些老房屋,
承载了多少人的欢声笑语,
一扇扇门窗背后,
又上演了哪些时光故事,
故事里的人又去了哪里,
是否还记得,这被丢弃的落寂小镇?
遗世独立,最后的古老记忆
一片绿色,一段逝去的岁月,
这个被搁置的小镇,
大树环绕,原汁原味。
绿意环绕,却也满眼荒凉,
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的沧桑。
溪流穿过老石桥,
似有若无地缓缓流动。
不远处有人在喝茶聊天,
他们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
和打发闲暇时光的文艺茶客,
只为了一睹金刚碑遗世独立的容颜。
喧嚣之外的小镇,
被称为“民国古镇村落活化石”,
衰败的美,未曾腐坏在时光里。
一眼翠绿、一缕清风、一壶清茶,
在茶客和摄影师眼里,
这里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堂。
金刚碑,最后的古老记忆,
几年后,这样的她也许将不复存在。
行走金刚碑,重拾枯卷的情怀
看腻了都市的热闹繁华,
可到金刚碑逛逛。
在荒芜寂静的小镇内喝茶听鸟鸣,
走走古老的石板道,
感受这里市井的情怀,
在被开发之前,寻找那一段过往的历史。
除此之外,
还有美好的嘉陵江畔风光,
看完古镇,再去江边吹吹风,
让内心回归平静......
行走金刚碑,
在最简单的地方,过最淳朴的生活!
记得关注@人人爱重庆哦~(ID:in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