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过后谈"生活"
(2023-02-09 10:32:19)
大年过后谈"生活"
今天,2月8日,癸卯兔年正月十八,"大年"过完了,浓郁的年味越来越"稀薄",生活的"热情"开始趋于“冷静”,生活的味道复归于"平淡",生活的车轮又在庸碌无奇的轨道上滚动。这,便是生活的常态。
无论什么样的日子,不管是精彩,抑或失意,都得一天一天地过,一点一点地"熬";过得可心、得意、顺利、成功,让人歆羡,可谓之"精彩",甚至可称为"辉煌";"熬"得艰难、心凉、无望、痛苦,毫无成就感,那就叫做"暗淡",或曰"悲情"。在"精采"和"暗淡"之间,还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以"庸常"或"一般"名之,应该是名实相符的。
倘联系笔者的生活实际来谈,或给本人的生活状态"定位",我想,"中间状态"还是比较准确客观的。属于很平庸、不出奇、无波澜的那一种。由于不具备超常的天资天赋,后天的努力又不很到位,"泯然众人"是必然的。生活不会给无充分准备、无艰苦付出、无顽强拼搏的庸者,或寄希望于侥幸的人,以特别丰厚的馈赠与回报。若用俗语表达,亦即天上不会掉馅饼。再者,从“性格决定命运"的意义上说,一味直道而行,而不会亦不肯"曲线救国“,向"天"摇尾,谁又会心生怜悯,慨降“甘霖"于你这个不随俗的"生活的叛逆者"呢?
近日浏览名家美文,一篇《庸常之中,微茫不朽》,感觉很是"撞心",不禁对其颇为青眼,并进行了一些思考。作者姑苏阿焦,在文末对文题作了这样的解释:"即便是岁月偶尔微恙,我们也一直在治愈它的伤,气势如虹的人生也好,庸碌如常的人生也罢,我们总是以一己之力,抵御生活之丧、之伤,因为总有一束光,让我们向善,至美又倔强。"
读姑苏阿焦先生言出于心的"补白",让我自然联想到了法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至于"生活的真相"是什么,罗曼罗兰先生并未给出答案。但我想,对于"生活真相"的答案,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去感悟、去意会。笔者固非英雄,只是一个凡夫,但对"生活的真相"也有自己的理解,对生活的爱不会因为"看清真相"后而发生任何改变。尽管生活有
“缺陷”,远不够完美,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这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不爱生活的理由。爱生活,就如同爱一个人,既要爱其长处,当然也要包容其缺点。爱生活者,不仅仅要过生活,熬生活,享受其美好,深味其苦涩,更要感受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用心,从生活中有所汲取,有所吸收,有所补益,同时还要"尽己所能,为生活加点“砖”,留点"痕",添点"彩",给生活一些情调和"推力",赋予生活一些价值与意义。一言以蔽之,在生活中无愧于心便好。如果硬要给生活规定一个“标准”,我的选择是:平淡与简单。对精神的追求,要高于对物质的要求。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