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兴观群怨——《诗经》还可以这么玩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兴观群怨——《诗经》还可以这么玩作者:徐梵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诗经》是古代国子学的基本课程,孔子也经常引用和谈论,所以「子曰」「诗云」也称为后世引经据典的别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及《诗经》,对那些悟性高的弟子,还给予「始可与言诗已矣」的评价。「兴观群怨」这段话,是孔子较为系统地谈论《诗经》价值的一段话,对理解孔子的诗学主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子何莫学夫诗】这是孔子劝慰学生学诗的话语。孔子庭训,曾劝孔鲤学诗,谓「不学诗,无以言」。除了《诗经》的文辞优美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孔子时代,《诗经》《尚书》都是雅言教材(雅言即当时的普通话——「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学会了《诗经》,才能与各国的士大夫交流。
【诗可以兴】孔安国指出:「兴,引譬连类。」兴又称起兴,是一种引入话题的修辞手法,在《诗经》中比比皆是,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等,都是起兴。起兴不是比喻,我们不能说淑女君子好比雎鸠,也不能说伊人好比蒹葭。起兴意在营造气氛,协调韵律,类似于电影《大话西游2》的开篇,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划出一只小船,然后引出紫霞仙子一段姻缘的故事。
【诗可以观】郑玄指出:「观风俗之盛衰。」能够解释这句话的,莫过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季札观周乐》。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请观周乐。观乐之际,通过《国风》,准确认知了各诸侯国的国运,又对雅、颂及历代乐舞给出了高度评价。季札观乐,有艺术层面的评价,也有思想层面的评价,是中国艺术评论开山之祖。
【诗可以群】孔安国指出:「群居相切磋。」在《左传》里面,士大夫们聚在一起吟诗的场景比比皆是。所谓吟诗,更多的是吟诵《诗经》里的篇目,用于交流。上文曾说,《诗经》是当时的雅言教材,用《诗经》里的话交流才不会被方言所隘;此外《诗经》里每一首诗大致表达什么意识,在当时都有共识,用《诗经》说明意图,实际上也是「诗言志」的一种形式。
【诗可以怨】孔安国指出:「怨,刺上政。」《诗经》中,《硕鼠》《伐檀》等,都可以称得上「怨」的代表作。另如《黍离》反复吟唱「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也是「怨」代表作。相对而言,《硕鼠》《伐檀》表现的是底层人士的怨怒,而《伐檀》体现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怨艾。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迩,就是近。近了说,可以用以事奉父亲;远了说,可以用以事奉君王。《诗大序》里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既然《诗经》有这么大的功用,当然可以指导事父、事君了。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里有很多动物的名字,也有很多植物的名字,后人根据孔子这句教诲,编写过诸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毛诗品物图考》、《诗经名物图解》等著作,详细介绍在《诗经》里出现过的动植物。这些书,可以增加大家阅读《诗经》的兴趣,也能增长大家的见识——这也是学习《诗经》的另一个副产品。
前一篇:深切悼念老同事、老朋友邱连友先生
后一篇:出家人啥都不能享受活着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