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于《小小说月刊》2023年第9期
“明人”系列微小说《每个人的图解》
同学群是一个比较热闹的群。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话题,有时围绕时令节气,有时发表时光匆匆的感叹,有时也谈疫情,谈不知何时能休止的俄乌战争,诸如此类,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锅碗瓢盘,鸡毛蒜皮,都会被谁提及,又引发一阵热议,甚至升腾起一种你争我辩的看不见的硝烟。满屏文字仗,公说公理,婆说婆理。谁都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
明人不常露脸,一是有更多的事务要去应付,二是眼力不济,怕手机多看,更伤了眼睛。所以,应该算是个潜水客。
但这回,为淄博烧烤,为街头设摊或外摆位,群里如一锅沸水,热浪滚滚。曾经的副班长赵力反复强调,这般折腾,岂不是将好不容易形成的马路文明,退回过去了。当年整治这些,费了多大的代价呀。赵力担任过街道负责人,他对此耿耿于怀。“”小五子”却不依不饶:“能做成生意,不是好事吗?我们要赚钱吃饭,不行吗?我看把城市广场开放了,搞一个周末大市场才好呢!”“小五子”在一家民企打工,据说收益不高,私下做点中介小生意。
群里不仅是他们俩有不同观点,也有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还挺尖锐的。七嘴八舌的,竟有人说了重话,气话,有伤多年老同学感情之势。
此时,赵力竟@明人,请他发表观点。随即几位同学随声附和,说明人该亮亮相了。
甚至于有人还拨了明人的语音通话,调侃道,你在忙什么呢,难得参与一下不行吗?
明人曾经担任一官半职的,又是一位业余文学作者,他们想听听他的想法,也无可厚非。
明人放下方才正在阅读的一本书,想了想,随后在群里先发了一张图。这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张照片。他让他们先猜猜这是什么。
“小五子”抢先说了,这不是海洋嘛,那紫色带点黑的,是星罗棋布的岛屿吧?”
有人表示赞同,有人也表示异议。
赵力说:“依我看,那是天空吧,那些密密麻麻,有断有续的,该是树枝树叶吧。”
他的观点,倒是好多人赞成。天蓝蓝,树可能因背光,显得阴暗了一些。
明人没急着道出答案。他又推送了一张照片,画面还是以那张照片的图案为主,不过,它只是这张新推出的照片的局部。
这下,大家看清了,蓝色的是一张塑料纸,它平摊在一条水泥场上,摊在上边的是好像是什么植物。
大家又纷纷猜测起来,是人参?是枫斗?是什么稀罕的菌菇产品?
明人也没回答,他又发上了第三张照片,是一个近景,大特写。
原来是紫薯干呀。
是的。明人说,这是我在一个深山里的拍的,老农在自己家门口的路边晒紫薯。
同样一张图片,在各人的眼里,都可能不一样的想象。局部,视角,距离是客观因素,那么,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因素,是不是也有先入为主的误区呢?
看看这张相片吧。多么安适,且有烟火气的味道,你能说不美吗?
群里鸦雀无声。许久,才有人点赞道:“我明白明人的意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