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诗歌

(2012-08-12 10:48:01)
标签:

杂文

杂谈

分类: 诗歌

 

已刊2012年7月20日《喀什日报》“读书时间”

舌尖上的诗歌

 

——读作家安谅的《沙枣花香》

朱大珪

 

端午节前夕,我有幸再次与上海援疆干部、知名作家安谅相会,并得到他的赠书《沙枣花香》,连夜拜读,爱不释手。我为其清纯的气息所感动,真有如沐清风的感慨。最强烈的感受是诗圣杜甫的名句在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援疆正是及时雨,湿润了天山南北,连空气也带着一股沙枣花香,沁人心脾,用舌头舔一舔都觉得香甜,使我牢牢记住了这个诗集的作者——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闵师林,笔名:安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通读《沙枣花香》全篇,诗歌以其通俗的凝练,摒弃晦涩的辞饰,以“三贴近”崛起于中国西部。秉烛夜读,掩卷回味,切实感受到作者支援新疆,热爱新疆,憧憬新疆的饱满热情和赤子之心。

    作为安谅诗歌的一名忠实读者,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读后感:

    一、安谅诗歌不事雕琢、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本真,像天山上的雪莲一样清爽、纯净、美丽,没有污染与伪饰。作者忠实于自己的情感,那些娓娓倾诉的诗章亦如荒凉的河流随意流淌,自然而平淡,但似乎潜伏着一种深沉的东西。透过表面的温柔、平静,能清晰地感觉到字里行间弥漫着的幽香,分明看到了微笑下面那纵横的援疆给力。

    二、安谅诗歌主题极为集中,他几乎是以全部的生命书写着情感篇章。从北疆到南疆,从沙漠到绿洲,诗人足迹所至,他的诗、他的情感也随之而来。他的双眼在不停地追寻着,探求着大千世界的奥妙和美。因此,他的作品简洁明丽,像一朵朵蒲公英的花簇,像一朵朵跳动的浪花,有的蕴含美,有的蕴含着新与深。沿着作者诗的散板,我们往往会听到天籁般的音色,会有许多惊异的发现。例如《羊,散乱的诗行》所描写的:“茫茫的戈壁滩上/散乱着一只只羊,慵懒着/真像我散乱的诗行/牧羊人戴着朵帕/手拿着羊鞭,又吹着唿哨/把羊圈诱惑成/一个温暖的家了/我却无法将诗句/赶进院子/我手无权杖/也匮乏干草的清香/我只能坐进羊群之中/让自己也变成一只羊”。这是安谅对羊与诗的诠释,新鲜而确实。这些灵动的带有发现意义的诗句使他的诗得以飞翔。

    三、援疆生活赋予了安谅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炽烈的生命情感,激励着他在诗歌创作领域笔耕不息。在对口援疆的背景中,安谅诗歌的崛起并激起一阵现代诗潮,他的一首首现代诗,就像破土而出的春笋,带着一股股勃勃生机,从诗的地平线上升起,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一边笔耕,一边把现代意识植入生命的抒情性思考中,诗笺之帆常常于一壶黄酒中启航。于是,他的诗作有辽阔的戈壁大漠一样的气魄,也有高峻的天山昆仑一样的深邃。

    四、安谅诗歌充满着对新疆的无限热爱。他一直关注脚下这片祖国边疆的热土,援疆爱疆,梦萦魂牵,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这个盛满民族情的热望和憧憬的家园连在一起。在安谅笔下,“胡杨是舞动的河流/大地翻涌起绿色的波浪/那绿色的波浪/把天幕拍打得更富有意象/在戈壁滩到处都是你的身影/和你闪烁的波光”。他称赞胡杨才是诗人和画家,而自己只是一个阅读者。然而只要和边疆的风土人情联系起来,他的诗作就变得灵动,诗意盎然。《沙枣花香》处处留下诗人感悟体验的痕迹,诗人把这种感悟描述为似有似无之间的境界。读着《沙枣花香》,我仿佛看到他的诗情、诗韵、诗味里闪烁着诗人审视世事、审视人生、审视大自然、审视生命的目光。安谅身上兼有浪漫主义情怀和现代主义精神。他的情感类型或许是古典的,而他对事物的认识却是现代的。这两种不同的特性在他身上融合,因此他的诗歌常常在传统与现代的撕裂与缝合之间重焕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认识巴里坤
后一篇:人生的转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