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的寂寞与绚烂
(2011-09-26 14:12:17)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已刊2011年9月25日《新闻晚报》副刊“沪新线”专栏
红柳的寂寞与绚烂
安谅
羊群离开了荒凉的戈壁,是欣喜万分,那将至的淡淡的嫩绿是它们的最爱。鸟儿飞掠戈壁,也是几无停歇,空寂与寒冽,令它们不愿多加驻足停留。游客们自不待言,戈壁是旅途中的暗淡,虽然新奇,匆匆一瞥也就足够了,恨车轮子还太慢,心早就驶向了绿洲。但红柳,却在这一片不毛之地扎根了,沙尘飞雪,漫漫时日,它们顽强坚守,不离不弃,用自己的生命和妩媚,鲜活,滋养了这个天地。
初次见到红柳,就被红柳深深吸引。那是秋天,我刚闯入南疆,戈壁滩大海一般袒露在我眼前。干旱而又富含盐碱的戈壁上,几无生物可言。长期浸淫于郁郁葱葱的本性南方的眼睛,都有些迷茫了,面对突兀而至的戈壁,心有惶惑。但我一眼认出了胡杨,他是闻名遐迩的荒漠王者,他挺立在那里,无法言说的壮美,无所畏惧的姿态,无以撼动的坚韧,崇山峻岭一般的崔巍,仿佛饱含了日月精华,雄性傲然。戈壁,因此也显得更加粗犷和野性。瞬间,我又瞥见了那一丛丛的紫红。远远望去,仿佛是天空中的一缕缕彩云,又似乎是黑黢黢梦境里的一叶叶方舟。之后,又是偌大的一片,相互依偎形成了紫色的云团,有时又花瓣一般散落,在沙砾地上蜷伏。象一队柔美的舞蹈队员用肢体正勾勒着美奂美仑的造型,衣袂飘飘,火一样的鲜活,让我看呆了,几乎惊叫着询问,这是什么树种,怎么会在戈壁滩上如此精彩绝伦。
从此认识了红柳,并深深为其折服。看似娇弱的身躯,至多也只有2-3米高,更无粗壮的树干支撑,卷曲的枝条也是乱发似地,却将一簇簇鲜艳展现给了戈壁。
在春天,多少流沙也掩埋不了她。她温柔中带着倔强,执着地从沙土中探出腰肢,细柔的枝叶上,奇迹般地绽放出红色的小花,叶绿花红,装点着戈壁,也衬托着胡杨,使其显得更加伟岸挺拔。
在干涸的荒漠中,红柳的根须在地底下柔韧地延伸,深深地植入大地深处,与土地紧紧相依,与戈壁身心相融。它吮吸的是戈壁盐碱的苦涩,却回馈戈壁天空一片温馨的飘逸。
我说红柳是睡着的冰,是卧着的树。红柳的根蒂有多深,天地就有多大!红柳的根须最深、最长的竟可达到三十多米!这在树中十分罕见。根须茂密,如同甚至超越树枝一般蓬勃。
在戈壁上,倘若见到那隆起的一个个土丘,那里就隐藏着红柳,她终会在某一天伸展她的腰肢,亮相她的美艳;如果你见到那红柳遍布的戈壁,沙土何等的平静和规整,那是红柳用自己的生命化解了风沙的躁动,用一片柔情挽留了绿色游移的脚步。
有一种叫做沙漠人参的植物,学名为肉苁蓉,它就寄生于红柳的根部,萌芽发育,离开红柳一步,都无法繁衍。
有一种草叫骆驼草,也顽强地生存于戈壁滩之上,无惧风寒寂寞,只要有红柳相伴左右。
长途跋涉的旅人,见到红柳,往往眼睛顿时一亮。淡红色或紫红色的花瓣,非常别致,在茫茫天地的映衬下,特别显得醒目,把眼前的世界一下子渲染得无比的美丽。
红柳耐旱,耐热,耐盐碱,耐风蚀,还极耐沙害。但我更赞叹她的不惮寂寞,不惧冷弃的风格。我相信植物也是能够思想的生命体。红柳自然也是。她咬定荒凉不放松,遍地生根,开花,结果,飒爽英姿,独领风骚!她自5月下旬至7月开花,色泽愈益浓艳。叶绿花红,赢得千万只蜂,萦回盘旋,逗留采蜜。
在高原,盆地,沙漠和戈壁,随处可见红柳的身影。愈是人迹罕至,生物难以生长的地方,红柳象一面旗帜,骄傲地生长着。
在我的眼里,胡杨是雄性的象征,而红柳无疑是女性之美的凝练和典范,戈壁因了红柳,仿佛才成就一个生动而完整的天地。
红柳,纤弱身躯,柔媚风情,挚情禀赋,坚韧品性,令人敬佩和仰慕。我总是将红柳与胡杨相比,甚至比喻他们是荒野中的一对恋人。
初涉戈壁荒漠,就有一种直觉。胡杨是雄性强悍的象征,红柳则是女性柔媚和坚韧的绽放。她是耐得住寂寞的,也极具绚烂之美。其绝大部分潜藏蜿蜒在地底下,与泥土交融。神秘,幽深,执着,摄人心魂。我赞美胡杨,更赞美红柳。
一个渴望有所成就的女孩,总是哀怨缺少机会,她在酒吧和商场里消磨时间,也在网络上幽灵一般游荡。我说,接近红柳吧,学习红柳吧,你应该象红柳一般内敛,沉静而又粲然绽放。
一个在僻远山区工作的网友,也抱怨时运不济,没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生活,也不在稍有点面貌的都市工作。我说,认识红柳吧,借鉴红柳吧,你可以从她的身上汲取孜孜以求的力量。
毋庸置疑,缄默着的红柳还正向我们传递着更多的东西。因为,红柳的天地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心灵去发掘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