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
(2011-07-15 17:34:0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已刊2011年7月10日《劳动报》
一生只做一件事
安谅
人到中年,想到自己一事无成,总就生出诸多感慨来。穷尽一生,自己究竟能做多少事?
想法颇多,是因为远离都市的尘嚣,面对荒漠戈壁,对人生自然会有许多思考和憧悟。一个人一辈子,即便按百岁计算,也就36500天,除去约三分之一的睡眠,除去懵懂岁月,究竟还有多少可供自己和理智共同支配。
一位知己喟叹:我曾经有很多梦想,我也从不偷懒,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可我五十好几了,感觉一生忙忙碌碌,却什么都没抓住,就等着以一个公干身份告老还乡了。我听了真的心酸。他真是一位尽心尽力的好干部。当年,他文采飞扬,写出的青春小说,让年长年轻的人读了,都心潮澎湃,血脉贲张。但他历经磨难的父亲让他断了这发烧的念头,想方设法找了一个事业单位,让他本份工作。是的,他算是一个资深的管理人员。但他心有不甘,还想借这个大好年代,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可公务繁忙,自己也上了年纪,有太多的力不从心。他感叹,为何要到了这个年龄,这个已来不及实现华丽转身的年龄,才有所醒悟呢?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呀!而且持之以恒,只做一件事呀!有多少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虽也有全才全能之人,但几乎都是毕生从事一个事业,从而获得辉煌业绩的。吾等之辈,也许就是鼠目寸光。
我并非完全苟同好友的这一番话。但我赞成一个观点:人,一生应该做一件事。记得新疆一位散文家周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怎么这么晚才成名(他的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他调侃道,他在部队之时,任务很多,而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做一件事,当然不是生活琐事,而是一项事业的代名词。成就一番事业,倘若缺乏定力,不是聚精会神,用毕生心血去追求,是不可能轻易成功的。人生苦短,理当志向明确,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锐气。
最近听说著名歌唱家王昆不顾已86高龄,拖着疾病的身躯,有时坐着轮椅,坚持每天到现场指导民族歌舞剧《白毛女》的复演。她一丝不苟地玩命劲,让年轻的后生们都甚为感动。王昆说,她66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了“白毛女”付出了心血。这一出戏影响感动了几代中国人。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呀!
人生只做一件事。这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人生选择。要做,就做一件感天动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事业吧!